長公主府竣工之日,皇帝給葉靜姝賜了封號,昭明,意喻著光明的意思。

昭明長公主的公主府有違祖制、公主府設官署有違祖制、公主府長吏人數有違祖制、公主府親衛人數也有違祖制!

就連‘昭明’這個封號,也被御史彈劾,說有違祖制。

總之,一切都有違祖制!

御史們接二連三的上書彈劾,但是皇帝根本就不將那些彈劾放在眼裡,這些言官也只能拿祖制來做文章了!

父母愛子女,本就是天性。

皇帝覺得他這個慈父做的很合格,古今帝王應該都沒有像他這樣疼愛孩子的,他應該被稱讚,被歌頌!

皇帝很得意,世家勳貴卻很不滿。

公主都出宮建府了,為什麼不辦及笄禮?

公主不舉行及笄禮,他們又怎麼去想辦法讓公主這隻金鳳凰落到他們家呢?

這些年明裡暗裡打公主主意的,都被皇帝找藉口給教訓了。

但皇帝越是表現的在乎長公主,皇城裡的世家勳貴便越發不安分,都想讓自家兒孫成為那個一步登天的幸運兒。

葉景辰現在很能理解當代有姑娘的父母防小黃毛的心態了,葉靜姝要出宮建府,他雖然同意了,卻十分擔心葉靜姝這顆鑲著金邊的水靈靈的小白菜被豬拱了!

為此,葉靜姝帶出宮的那批人他可是費了很多心思的,哪怕讓外人覺得公主府養惡奴,也不能讓別人覺得葉靜姝好欺負。

他給公主府定了不少規矩:首先,不請自來的男客不能進入公主府。公主府但凡設宴,也不宴請男客。

其次,任何命婦貴女求見公主都只能親自入公主府,長公主不去任何臣下的府邸宅院。

第三,府邸周圍有公主親衛巡邏,十二個時辰不間斷,任何在公主府附近逗留的可疑之人,都視同藐視皇族。

藐視皇族之罪,可大可小,一開始這條規矩並沒有被多少人在意,直到公主親衛在公主府附近抓了幾次人,嚴刑拷打,拷問出了背後主使者,公主府長吏帶著親衛直接上門問罪,鬧得皇城人盡皆知。

就這麼鬧了幾次,就再也沒有人敢動歪心思了。

葉靜姝之所以執意要出宮建府,是為了她十歲起就萌生的念頭。

她很慶幸自己生而為公主,有一個高貴的出身,父親疼愛縱容,弟弟是她人生的引路燈,為她明志。

既然生而為女子,那她就要為女子發聲。

為什麼女子的價值只體現在生兒育女?

為什麼女子要三從四德?

明明是平等的夫妻關係,為什麼人人都將女子視為依附者?最可怕的是就連女子也這樣認為!

為什麼世人都覺得男子高高在上,女子低入塵埃?

葉靜姝有很多個為什麼。

接觸的女子越多,她的疑惑便越多。

男子輕賤女子,她不理解;但女子自輕自賤,她更不理解。

世俗的觀念和束縛太深,一層又一層加諸在女子身上,唯有知識,才能衝破這些束縛,讓她們對自我有更清晰的認知。

所以她要開辦女子學院,讓女子能夠讀書明理,自強自立。

葉靜姝從十歲開始,就時常在宮中設宴,邀請朝臣的女眷入宮辦詩會、做文章,但凡參宴的女眷,都知道長公主好讀書。

上行下效,這些年朝臣世家的女眷大多都開始讀書了。讀著讀著,腦子自然就清明瞭。

葉靜姝出宮建府之後,要與這些女眷往來,或者舉辦詩會,都比從前更方便了。

這幾年她也找到了一些與她志同道合的女子,她們有的是純粹喜歡讀書,有的,是像葉靜姝一樣,希望透過讀書來讓女子覺醒,改變自身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