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 章 到黔南 (第1/2頁)
遭陷害席捲國庫去流放 收養一隻紅狐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鹿城前往黔南的一路,崇山峻嶺,肉眼可見一條條彎彎曲曲的山路,轉過一個彎道,又一個彎道,路坑坑窪窪的,極不平坦。
即便唐明月等人走的官道,也十分難行。
這樣的險路,眾人只能下馬車徒步前行,所幸小心翼翼牽著馬車尚且能剛好透過。
還好這樣的險路並沒有綿延整個官道,徒步半日後,終於柳暗花明,到了寬廣的路段。
眾人終於在兩日後,抵達黔南邊界城池——安陽城。
不同於鹿城的富庶,距離鹿城幾百裡地外的安陽城與其彷彿隔著一個世界。
古老的城門破爛不堪,城牆上的泥土龜裂,牆面角度傾斜,彷彿只要刮來一陣颶風就能將安陽城毀滅。
矗立眼前的一切,如同一座即將坍塌的危城。
唐明月看著眼前破爛不堪的城牆,心想,這怎麼和影視劇裡被戰火炮擊過一般?
如果不是確定這是在古代,她都要認為這是影視劇拍片場地了,黔南的古城,如此破敗嗎?
如今的黔南境內,一共有三座城池:安陽、順澤、惠理。
安陽離中原最近,也相對其他兩個城池較為完好。
黔南境內生活了許多百姓,這裡幾乎成為歷朝歷代流放之人定居之所。
朝廷將犯人流放於此,便不管不顧,但卻仍然在黔南通往中原的必經之地派有重兵把守,防止有流犯藉機離開黔南。
逃犯被抓後會遭受非人的虐殺,一如流放時逃跑一樣。長此以往,流犯都對邊界的守兵有著天生的畏懼,故而從未有流放之人逃出黔南。
久而久之,流犯們也逐漸適應在黔南的生活,被流放的人,大多是高門貴族,不論是善是惡,大部分人都擁有一技之長。
黔南除了比不得其他地方富庶、資源匱乏之外,其他並無差別。畢竟在哪裡都是生存,流犯也都安於現狀,即便無法考取功名,一咬牙也就過了。
於樂觀者而言,黔南風光無限,倒也不失為安身立命的好地方。
既來之則安之,如此幾百年下來,倒是形成一處獨有的人文環境,人口慢慢增加,頗似一個小國度。
一如唐明月等人此刻所見的破敗不堪的城池,所有城牆、房屋等均是流放而來的人自行搭建,一磚一瓦皆是祖祖輩輩的心血。
那破爛不堪的城牆歷盡風雨,見識恐怕比唐明月還廣!
唐明月看著眼前的城池,這裡說不定就是他們以後的家。
唐明月:“爹,我們今日入城,再打聽流放隊伍的蹤跡,如何?”
此刻城門還沒關上,他們還可以入城,先找到地方住下,再打聽流放一事。反正唐明月早依靠飛船的定位功能,確定前兩日李大力等人帶著流放隊伍還未到達黔南。
至於如今身在何處,她倒是還未打探,想來肯定會比他們速度慢上幾分。
唐安德聞言,頗為贊同,他們也不急於一時:“行,既然時辰尚早,我們今日便入城,在此等候流放隊伍。”
鹿城往來商賈居多,對城內來往的人限制較小,他們入城時並未檢查通關文牒。
但安陽城不一樣,這裡是流放之地,閒雜人等輕易不能出入。幸虧他們在離開鹿城時,借用鹿知鳴之手,偽造了一份通關文牒。
此刻眾人牽著馬車,來到城門口等待盤查。他們的身份,是來往的富商。
黔南雖是流放之地,但不乏也有許多富商會在安陽城和其他城池之間往來,物品流動交易不僅利於商人融資,也直接促進了黔南發展。
所以富商,在黔南地位並不低,這也是唐家和蕭家斟酌之後才選用的身份。
果然不出所料,守兵並未為難他們,只是簡單檢查了通關文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