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莫雨薇這般說,蘇俊不禁嘆了口氣,說道:“可惜了,你師父不在,不然我一定要去瞧瞧那些相片……”

說罷,蘇俊腦海裡便開始盤算著,等月黑風高,如何做樑上君子時……

莫雨薇卻突然開口:“沒事,師父不在我們也能去看。佛家講究‘不藏私’,沒什麼不可告人的,走,哥哥,我帶你去。”

這下,蘇俊當場愣住。他心中暗自思量:好啊,老尼姑,我倒要看看你是不是真的做得滴水不漏,連一絲蛛絲馬跡都不留……

當蘇俊隨著莫雨薇,踏進老尼姑這間禪房時,入他眼的便是質樸。而在蘇俊的心裡瞬間感覺到了,這裡只是老尼姑狡兔三窟中的一窟。

門旁擺著一張老舊的四方木桌,桌上那套茶具,蘇俊覺得眼熟。

旁邊,幾本經書整齊碼放著,邊角被翻卷起來,書頁微微泛黃,透著歲月摩挲的痕跡。

一旁的木魚,包漿圓潤,似乎這敲起來的聲音能穿越時光,在這禪房裡悠悠迴盪。一切看起來再尋常不過,卻又似乎藏著不為人知的故事 。

而在屋子中央的那一方蒲團,顏色暗沉,邊緣略有些破損,那應該是老尼姑每日參禪打坐之用。

靠牆角有個簡單木櫃,櫃門虛掩,露出裡面幾件疊放整齊的灰色僧袍……

牆上掛著的一幅褪色觀音像,瞬間攫住了蘇俊的目光。那是一幅阿嵯耶觀音像,它兩側垂下的紅色布幔黯淡無光,顯然已在此處懸掛多年。

來自資訊爆炸時代的蘇俊,一眼就認出了這尊觀音像的獨特身份,心中不禁泛起一陣冷笑:哼,老禿驢,這下露出馬腳了吧!這阿嵯耶觀音可是洱海地區特有的細腰觀音 ,尋常地方根本見不到。

震驚迅速席捲了蘇俊的內心,他難以想象,這些小日子竟能蟄伏如此之久,處心積慮地佈局。

這時,陽光透過禪房僅有的一扇小窗,穿過糊著的薄紙,灑下幾縷微光,讓屋內瀰漫著寧靜祥和的氣息 。

莫雨薇腳步匆匆,很快就走到了窗下那一張簡陋的床邊。蘇俊的目光掃過床鋪,上面僅有一個瓷枕,和一床單薄的被子。白色床單反覆洗滌,已然泛黃,幾乎辨不出原本的顏色。

莫雨薇對這裡顯然極為熟悉,徑直走到床邊,熟門熟路地掀開床上泛黃的白色床單,俯身伸手到床下,費了些力氣,拉出一個木箱子。

她臉上綻出欣喜的笑容,轉頭對蘇俊說道:“哥哥,師父的相片全在這個箱子裡面……”

話音剛落,莫雨薇便迫不及待地一下開啟了這個沒有上鎖的箱子,剎那間,幾十本相簿與一些散裝的相片,井然有序地出現在蘇俊眼前。

看著這整箱的相片,蘇俊瞬間懵了,但是蘇俊很快鎮定下來,嘴角露出了一抹笑容,說道:“呀!這麼多!這可太好了,能好好看看,跟你師父!好好的,學習學習……”

望著這箱子裡堆積如山的相片,蘇俊心裡犯起了嘀咕:要是一張一張地看,看到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啊?

不過,這點困難可難不倒蘇俊。他迅速將這些雜亂無章的相片搬到四方桌前,開始採用排除法,按照人物、風景、建築,將相片分門別類。

不一會兒,三堆小山似的相片便呈現在眼前。可蘇俊看著這些相片,又發愁了:這麼多,就算分類了,一張張看下去,也不知要看到猴年馬月。一時間,他有些迷茫,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

但在分類的過程中,蘇俊留意到一個細節:每一張相片背後都用鉛筆做了簡潔標註。人像的會註明人物身份,風景和建築的則會標明地點。

蘇俊靈機一動,馬上開始從中挑選標有大理地區的相片。

突然,一張標註與眾不同的相片進入了他的視線。這張相片背後寫著“大理祥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