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武科風波! (第1/2頁)
《大唐:我被武曌大帝聽到了心聲》 唐公子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丁山你萬萬不可小覷,此事事關重要,當初女帝登基,為父曾領大軍回援長安,本來是想助李唐皇室重登大寶,但萬萬沒想到突厥人再度犯邊,為父只能夠轉身守邊,雖然未曾和女帝起直接衝突,但是矛盾的種子卻已經種下,此次你回京務必要謙和禮讓,絕不可額外多生事端!”
薛仁貴頓時堅長嘆一聲,當初李世民駕崩下,朝廷當中內鬥的厲害,薛仁貴也沒多想,就準備帶邊疆之兵回援長安,畢竟他薛仁貴乃是李世民一手發掘出來,自然要幫李唐江山,但誰想到事情發展竟然如此出乎預料,竟然讓女帝登基,並且還坐穩了皇位!
“父親放心,回長安之後孩兒必定會第一時間拜訪幹爺爺,有幹爺爺指點,父親放心便是!”薛丁山頓時間自信笑道!
“也罷,你去便是,記得務必要儘快督促軍餉和糧餉,恐遲則生變!”
薛仁貴見薛丁山這麼自信,頓時間倒也沒有再多說什麼,畢竟作為現如今大唐唯一能打且戰無不勝的大將軍,薛仁貴不信女帝會自斷臂膀!
“是,既然如此,那孩兒下去收拾收拾,明天便出發!”薛丁山點了點頭,自然知道這件事情的重要性,女帝當朝之後突厥蠢蠢欲動,如果不是有薛仁貴坐鎮涼州,恐怕突厥早就對邊關發起大規模的攻擊啦。
只是即便如此,突厥人最近也不太安穩,厲兵秣馬頗有侵犯之意!
對薛仁貴而言,只要有足夠的糧草和軍餉擋住突厥自然是不成問題,但是女帝當朝之後,因為薛仁貴當初回兵長安之事,導致薛仁貴和女帝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多麼和諧。
所以說薛仁貴這一次派薛丁山回長安,是向女帝表示效忠的一種手段,畢竟現如今就算是貞觀派也都已經承認了女帝當朝的事實,就算是薛仁貴再不情願也不可能逆大勢而為!
“去吧,一路小心!”
薛仁貴點點頭,薛丁山已經十八歲了,也應該放他出去見見世面了!
……
長安,魏王府,
此刻,武承嗣也在為武舉之事準備,
武氏三大勳貴,當中賀蘭安石是戶部尚書,韓國公,女帝的姐夫,而梁王武三思路子比較偏文一點,在朝政當中結交朋黨勢力極大,而魏王武承嗣走的路子則是稍顯軍方一些,
就像是賀蘭安石和武三思對於科舉更為重視一些,而魏王武承嗣很顯然對於這四月初就即將要來臨的武舉更為感興趣!
而此刻,在武承嗣眼前便有著一名名被精心挑選出來的少年,個個看上去都是精氣神十足,一副練家子的樣子!
“四月初便是武科開始,此次武舉就是你們最大的機會,誰能夠在武舉奪魁,本王保他以後,榮華富貴享用不盡,就算是將來成一方大元帥大將軍,那也是輕而易舉!現在告訴本王,爾等有沒有信心為本王拿下武狀元?”
武承嗣信心十足,眼前這些人可都是他精心訓練挑選,其中有幾個資質更是極得武承嗣的看重,有這些人在,武承嗣自信此次武科,他定能夠大有建樹!
“請魏王殿下放心,我等誓死為魏王效命!”
武承嗣眼前的這些少年們,頓時間一個個大聲吼道,個個看起來都忠心無比,讓武承嗣頓時間不由滿意無比的點了點頭!
梁王府,
自從馬元邦被搞掉之後,武三思倒是安分了許多,尤其是最近這段時間來,根本就沒有什麼大動作!
哪怕是在最近朝堂之上的小朝會上,連開口次數都變得屈指可數起來!
“殿下,這五顆開試,難道殿下不準備謀劃一番嗎?”
武三思身邊張宗昌和張易之兩兄弟依舊還是伴隨在武三思身旁,三人的容貌都有些陰柔之感。即便是放在後世,那也是活脫脫的小鮮肉,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