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出去臨時攤位區域隨便淘來充填門面。

“那你運氣不錯,那個陶罐、筆洗還有那本古籍,都不是地攤貨.”

陳風指著物件堆說道。

這時,揹著行李跟著金標進門的胖道士,道:“明末海州市明錦陶罐,用來裝胭脂,在當時富人圈很流行,存世量不少,但因做工細緻,描繪色較為鮮豔,收藏行情不錯,眼前這個算是比較完整,大概值個三千五左右.”

陳風兩人早在聽到聲音就轉身。

胖道士話音落下,陳風介紹道:“道長是來自仙人峰的玄武廟,法號念仁,此間受師父命令下山煉心,我便邀請來在這裡,酬勞什麼的,你們慢慢去談.”

甄德旺不知胖道士能力具體如何,但能被陳風認真介紹肯定不簡單,所以急忙貼上去伸手:“道長您好,我是本店小掌櫃甄德旺.”

以後還得合作,所以胖道長很禮貌的回應。

金標走上來,道:“程客方的兒子程意和李右在街道上閒逛,鑑於前天在茶館的事,剛才別過時看好幾眼,怕不是回來找麻煩.”

“念仁的鑑寶能力,雖比不上師兄吳青豐,但放在市場上也是個好手.”

陳風沒放心上,道:“且自然老道士肯放人下山,有挑戰更好.”

金標點點頭。

隨後他倆讓甄德旺、胖道士自個熟悉,從後門離開。

德旺鋪後面隔著三米寬的石板路的鋪子,外立面看著很破敗平日都是關著門,今日大門大開,能見到裡面雜草叢生。

鋪子以前的名稱,叫做‘宇通’。

此時宇大海一個人在角落裡修理枯井。

“啊呀,有錢就是好,把深宅大院直接改成古董鋪.”

陳風跨進門檻就感慨不已。

“據說是清中期縣太爺的家.”

金標跟在後面接話。

東川跟很多地區一樣,在明清時期都是府縣同城。

在乾隆朝有一位縣令酷愛古董,在退休時就回來故縣買下老宅,前門修成店鋪,後面居住並當作倉庫使用。

縣令去世後,家裡幾個兒子鬧分家,店鋪和後堂就被迫分開。

也不知鬧鬼還是怎麼著,之後影響周遭幾個好幾百米,前面臨街店鋪都和後面分開。

在清末硬生生加了一條古董巷,人們以縣令李悠然,稱為悠然巷。

“說起來也是敗家子,整條巷子就宇家,把百年曆史的臨街店鋪推倒,而後修成院子.”

陳風環顧院子邊評價。

角落裡的宇大海總算聽到聲音,放在手頭的活起身,乾笑道:“我爺爺認為修成院落展示物件,更顯得有格調.”

陳風不接話茬,問道:“為什麼不請人,自己要做到什麼時候.”

“都跟你一樣土豪啊.”

金銀堂身影出現在大廳,冷著臉道:“就真給五百萬,不省著點花,遲早喝西北風.”

“態度放尊重點,阿風可是你老闆.”

金標因從小捱打、母親生病沒得治、妹妹失蹤等事,父親表現得很冷漠,所以一向不給面子。

“別以為有靠山,我收拾不了你.”

金銀堂對兒子也是非打即罵。

“打住.”

陳風找看膩父子相殘的戲碼,喊停後微笑道:“我這不是來送業務了.”

“什麼?”

金銀堂當即被吸引。

同時間宇大海也拿著鐮刀走過來。

“過兩天金標會帶一些物件過來,你們按照自己的本事,幫忙糊上層做箇舊.”

陳風說道。

其他倆人云裡霧裡,金標第一時間明白要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