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錦這邊如何不說。
秦老二和小劉氏回去二房的屋裡。
小劉氏越想越氣,“以前勞役年年是你和大哥他們去,婆婆不心疼就算了,還要讓我們感激四弟?這是啥道理啊。”
“娘向來不講理,又不是一天兩天的。”秦老二隻覺得心寒。
以前三兄弟當中。
二房算是過得還可以。
原因是老劉氏不敢磋磨小劉氏,也沒能完全拿捏住她。所以他們沒有秦老三那麼悲觀,早就對二老失望透頂。
秦大丫和二郎坐在角落裡。
悄咪咪地聽著父母說話。
不一會兒,三郎這個小機靈鬼也摸了過來,得知家裡發生了什麼,晃了晃腦子說:
“哎呀,咱們家虧本了。”
“虧了啥?”秦大丫小聲問。
三郎掐著手指頭算了算,“爹孃供小叔讀書,以供十年來算,平均每年算他花掉五十兩,也有五百兩了……”
“爹說小叔去年花銷一百四十兩有餘。”
秦大丫打斷了三郎的話。
三郎一想也是,“我說的是平均,小叔是去府城讀書才會花銷這麼大的。總之省下供他讀書的錢,足夠抵上三年勞役銀子還有剩餘。”
秦明松是三年前中秀才。
實際上有些東西不是如三郎這樣算的。
論到沾光,家裡人也確實沾光。
一個農戶之家,家中有秀才,社會地位也會隨之提升,至少在這十里八鄉不會有鄉紳惡霸敢來招惹,這就是隱形的好處。
明面上的特權也不少,好比本朝律法規定,生員的家庭除本人外,可以免除兩名成員的賦稅。實際操作中,地方衙門徵糧時會優先減免生員家中的賦稅。
生員即是指秀才。
只要成為秀才,最高可以免稅八十畝地,舉人最高免稅四百畝地,具體多少要看地方的政策如何。
秦家只有十幾田地,包括藥田在內皆不用納稅,又能免除每年的徭役,要知道本朝的徭役很重,死人是常有的事。
好處還是很明顯的。
若秦馳沒有中秀才,秦家人大概不會多想。
就是兩個活生生的例子擺在眼前。
時刻提醒著秦家人。
最主要是二房三房更為親近秦馳,對於他們來說秦馳是秀才,同樣可以免役和賦稅,也就沒有那麼需要秦明鬆了。
不被需要的人被嫌棄也正常。
而這個人還想繼續吸血,連小孩子都會看不過眼。
三房屋子裡。
秦老三和林氏一樣在嘀咕。
鄉下生活一輩子,他們對於讀書那一套不太瞭解,但好賴還是懂的。
“今年二月份,大郎去省城考試,也沒有問家裡要五十兩。”林氏秀眉緊緊蹙著。
“他能同大郎比嗎?”
秦老三語帶嘲諷,轉而又說道,“等大郎回家問問他。”
其實問不問也就那樣。
二房和三房不要說湊銀子,想拿出一兩銀子出來都夠嗆的。
林氏垂下眼影繼續縫補著手裡的衣服,“清哥,大郎媳婦最近又給我們一匹藏青色的布,我給您縫件長衫?”
“做啥長衫?那是給讀書人穿的,給我做一件短衫就成。”秦老三聽到要有新衣,陰鬱的眉眼便散去了大半,“還是大郎好,家裡有他就不用愁了。”
“嗯,是很好。”
林氏輕聲應了一句。
“好,大哥好。”
秦三丫稚氣的小嗓音也來了一句,“給糕糕和糖糖三丫吃。”
秦老三頓時樂了,抱起閨女就拋了拋。
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