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錦讓兄妹倆起來,以後就留在鋪子裡做事。
婁汝翰千恩萬謝。
小姑娘跟著磕頭。
然後兄妹倆興高采烈去找金玲。
金玲當時猜到兩個孩子是宋錦有意送到藥鋪的,才會讓他們去宋錦面前露個臉。
婁汝翰留下當藥童。
他妹妹還小,讓金鈴安排去了晾曬場,幫忙翻藥。
銀瓏已將藥鋪檢查過一遍,把孕婦避忌的東西鎖好。
“小小姐,懷孕不宜勞累,想做什麼吩咐我們來幹就行。”銀瓏擔心宋錦累得毛病。
“我沒有上手,只是在一旁看著。”
宋錦又鄭重交待道,“那幾個藥童就交給瓏姨來教了。我不需要他們學會所有的手藝,一人只需要熟練的掌握一種藥材炮製的法子即可。”
銀瓏認為宋錦此法很好。
不是說知道工序就能當師傅。
想要真正掌握這門手藝,實踐是非常重要。
讓每個學徒每日只練習一種,手法必定會越來越熟練。
一兩個月練習下來,自然就手熟了。
而且大家分工,日後可以避開一些不必要的競爭。
宋錦回想起藥農種植的藥材。
挑出了八種,讓銀瓏先去教他們。
“籲!停車!”
“下來下來,趕緊將藥材入庫!”
“混小子,快乾活!還想不想攢錢娶媳婦了?”
見到邢綸從外面回來,身後跟著十輛騾車,上面全是新收上來的藥材。
邢綸指揮工人搬入藥坊的庫房。
宋錦看到十三個搬運的年輕人。
是邢綸之前從藥農家挑出來的,幹得似乎都不錯,沒有見到偷奸耍滑的人。
宋錦若有所思。
“東家。”邢綸抹了把汗走過來。
“那些人是你從藥農家挑的?”宋錦記得自己讓邢綸缺人就去藥農家挑。
邢綸說道:“對,是您說的那十三家,我一家要了一個。藥農裡有人懂得炮製一些藥材,我跟他們約好了,等我們忙不過來了,他們就來藥坊做工。”
缺人就招人。
每個藥農背後都有一家子。
濟方藥鋪名下的藥農,有一百六十有餘。
大部分都是宋錦及時收攏宋家的。
從中挑出人來幫忙,應該可以度過今年。
宋錦不準備如宋氏大藥坊那般。
好比別人收草藥,通常會讓採藥人處理好,晾曬乾了的。
宋氏大藥坊卻主要收新鮮的藥材。
因為一些藥材是要陰乾、風乾或烘乾,從而可以保持更好的藥效。外行人不會分辨這些,一律放到太陽底下曝曬。
濟方之前延用了宋氏的做法。
如此是不錯,但工作量會很大。
宋錦知道有些普通的藥材,完全可以請藥農晾曬好了再收上來。
藥農可以多賺點錢,藥鋪也省事,是不是?
而且,可以採用簡單的工序來炮製,就絕對不選複雜的,但凡需要長時間的法子,幾乎都會被宋錦捨棄。
因為時間長的,也代表要求高。
一般人做不好。
稍出錯就會毀了藥材。
當然,珍貴稀少的藥材除外,凡是有人參、靈芝等,宋錦會親自來炮製。
將事情一一吩咐下去。
條理清楚可行。
邢綸聽完宋錦說後,再看向宋錦的眼神就滿是敬佩之色。
要知道這段時間。
為了解決將要面臨的問題,邢綸日思夜想都沒有想到解決的法子,除非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