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道上面再次出現了突發狀況,上屆冠軍國本京佑在與陳向北搶線入彎過程中發生事故,賽車右側箱撞到護欄破損出現一個大洞。”
“雙方動態起步對抗過程中,陳向北利用升溫的中性胎強插內線,整個超車動作可謂極其強硬。哪怕坐在演播廳裡面,都能感受到他掉了兩個名次內心憋著一股火!”
“國本京佑外側過彎失敗,雖然賽車目前看起來還在勉強行駛,但這種車殼破損無法做到快速修復,退賽應該只剩下時間問題了。”
就在解說李冰話音落下的瞬間,國本京佑收到了車隊無線電指令,下一圈駛入維修通道宣告退賽。
誰都沒想到上一屆的衛冕冠軍,這一屆的1號種子車手,會以這種方式結束自己的征程。
更沒有料想到,比賽僅僅進行三圈就進入了白熱化的爭奪,足足五名車手發生事故離開賽道,退賽率高達百分之二十五!
按照這個火藥味濃度下去,完賽率能不能超過百分之五十,恐怕都將成為一個懸念。
“奧德托領隊,向北君他有些剋制不住自己情緒,提前進入攻防戰對輪胎損耗很大,並且很快就會胎溫過熱。”
澤野弘樹並沒有為陳向北超車興奮,相反他有些擔憂。
監控螢幕上賽車感測器的資料很詭異,三圈陳向北中性胎的內部胎溫就已經超過臨界值。
關注過民用車胎壓監測的都知道,冷胎髮車隨著行駛里程的增加,胎壓往往會上升零點幾個bar。
如果遭遇夏天高溫的話,胎壓上升超過0.5bar都不意外。
現在問題是陳向北才開了三圈,其中有兩圈還是類似於暖胎圈,沒有進行過激烈的攻防戰跟push,內部胎溫就已經有些穩不住了。
接下來還有十二圈,並且車手之間的爭鬥將會愈演愈烈,陳向北這中性胎不一定能撐住。
車組人員的不足,不僅僅是影響到換胎速度,導致策略選擇單一。
還影響到了練習賽對各種專案的測試!
如果陳向北有二號車手,哪怕是同隊的競爭對手,只要車隊能做到共享資料,那麼兩個人就能分攤測試專案。
比如說陳向北測試賽車的基礎調校,二號車手就能去測試載油跟輪胎,兩人達成分工協作效率成倍提升。
“浪費時機就是犯罪,能超車為什麼要保胎跟在後面?”
如果說車隊策略是計劃,那麼賽道實際情況就是變化。
計劃往往趕不上變化!剛才陳向北時機抓的非常好,強勢搶佔了國本京佑的內線超車,甚至造成對手壓迫性失誤。
奧德託覺得陳向北在格蘭披治賽事中的表現,簡直可以用一步一個腳印來形容,從最初連賽車基本操控都不適應,到現在對賽車抓地力跟扭矩把控極其精準,實力完全超乎了預期。
既然如此,就沒必要採取極端保守戰術,適當性展現出一點進攻性,說不定會產生出奇制勝的效果。
就好比國本京佑的事故。
“可是……”
澤野弘樹還想要說點什麼,不過半年時間相處下來,他也熟悉了領隊奧德託的性格。
理念不同,多說無益。
東望洋賽道上處於領先位置的莫他拿,望著後視鏡裡面出現的“13”號數字,可以說震驚又意外。
【國本京佑就這麼被超了?】
受限於彎道的視野限制,莫他拿並沒有看到國本京佑撞車的場景,他只能推斷出對方被陳向北給超越了。
“莫他拿,賽會幹事發布資訊,tom’s車隊國本京佑退賽。提前進行全油門push,不要讓中國車手北吃到尾流。”
st車隊確認了國本京佑退賽資訊之後,第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