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時代的f1引擎詳細動力引數,都是屬於車隊跟引擎供應商的核心機密,外界只能透過fia文件洩露,以及測試速度預估個大概的範圍,等多年之後的車隊資料解密。

這個時代的2.4l v8引擎,由於沒渦輪增壓的存在,紙面效能相比較後世1.6l v6混動引擎上千匹馬力,確實顯得差距很大。

但這並不意味著就一定慢很多!

因為決定一輛賽車速度的因素,不僅僅只有引擎動力這一個選項,還得看車重的大小。

ra108全車大部分零件都是碳纖維材料定製,整體重量才600kg出頭。混動時代的地效車由於搭載電池、渦輪以及更多電子裝置的緣故,最低重量達到了798kg。

足足兩百公斤的車重差距,換算下來的推重比完全可以抵消馬力上面的差距。

所以兩輛不同時代的賽車,速度上不會產生那種斷檔式的差距,圈速快慢更多看賽道型別跟路面環境。

當然,整體而言混動地效車速度,還是要快於這個時代的自吸空動車。

畢竟科技在發展,時代同樣在進步。

“明白,我會盡量保持零失誤。”

陳向北點了點頭,接過奧德託手中的資料板。

“不是儘量,要做到一定。”

奧德託強調了一句,說實話錢的因素倒是其次,主要還是零備件方面的問題。

本田集團的技術路線已經被賓士給取代,曾經的大部分物料零件都隨著它退出被運送到了東京總部,布朗gp的研發基地已經不再生產。

賽車出現損壞,想要修復會很麻煩。

“嗯。”

陳向北點了點頭,沒有再多說什麼。

前往維修站後面的車手休息室,這裡面已經給陳向北備好了全新的頭盔跟賽車服。

f1賽車的速度跟危險程度,要遠遠高於雷諾或者f3賽車,對於頭盔的輕量化以及強度,還有賽車服的防火排溼效能,fia都有著極為嚴格的標準。

比如說要扛住800c的高溫至少12秒,車手在這個過程中的體感溫度?溫度不能高於40c,基本上就能保證哪怕賽車撞擊出現“火海”級別的爆燃,十幾秒都足以讓車手從賽車座艙裡面爬出來。

陳向北在布萊克利工廠的這段時間,布朗gp車隊已經根據他的身高體重,全面定製了賽車服跟頭盔,以及手套、賽車服等等裝備。

相比較以前穿的通用“大路貨”,先不說材質或者效能區別,至少體感方面出現了質的提升!

換好賽車服之後,陳向北坐在休息室裡面,熟悉著方向盤上面的鍵位跟功能。

其實在布朗gp車隊訓練的這一個多月,陳向北就學習過f1方向盤相關知識。只是每支車隊的方向盤按鍵佈局,會根據工程師排列以及車手習慣不同,做出一些細節的調整。

意味著陳向北只需要記住幾個鍵位的變化就行。

搞定完這一切,陳向北走出車手休息室返回p房,此刻ra108賽車輪胎跟油液已經完全預熱,就等著陳向北坐進去接入啟動電源。

“向北君,加泰賽道擁有著幾乎所有的彎道型別,以及崎嶇變化的賽道環境。”

“我唯一能告誡你的東西,只有快速彎道的g值能產生車手四倍體重的離心力,必須得時時刻刻握緊自己的方向盤。”

“加油吧,向北君!”

澤野弘樹說了這麼一番話,作為一條教科書級別的測試賽道,已經不需要再強調需要注意什麼地方。

車手需要在這裡迎接一切挑戰!甚至於不僅僅是車手,對於車組成員同樣如此。

全面的賽道就意味著沒有特定的調校方案,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