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恐怖的全能車手(9K) (第1/8頁)
沒錢的時候應不應該買車 無限迴圈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聽到羅斯·布朗的想法,斯塔勒眼神都亮了起來。
他身為一名職業投資人,慣性思維考慮的不僅僅是未來f1席位競爭力問題,更多在於陳向北提升的商業價值,以及能獲得的贊助資金。
畢竟斯塔勒投資過華賽體育,還曾“異想天開”打造屬於中國的方程式階梯賽事。可以說這個時代的老外,沒有誰比他更瞭解當下中國賽車的現狀。
中國職業方程式賽事的落後,除了本身汽車工業發展起步較晚,沒有營造出成熟的汽車文化氛圍之外,還有就是對車手培養體系的贊助不夠。
眾所周知方程式賽事就是一個燒錢的運動,完全靠車手家庭自費支援,起步就得億萬富豪的標準,千萬級別的家庭都架不住前期花費。
相對應而言,諸如英國這樣的發達國家,對於車手的賽事補貼很高。只要能拿到職業賽事前三的成績,就能得到一筆價值不菲“獎學金”,差不多等同於支出的三成到四成。
當然,發展中國家資金沒那麼寬裕,往往有著更重要的用途,發放車手補貼很明顯不太現實。
那麼這個時候就需要頂級企業,亦或者汽車巨頭來進行車手贊助。
比如說“魚雷”一詞創始人,跟維斯塔潘有著“奪妻之恨”的俄羅斯車手科維亞特,他背後的頂級贊助商就是俄羅斯金融smp銀行。
還有剛離開紅牛車隊不久,著名墨西哥車手佩雷茲,他自帶贊助商就是墨西哥的電信巨頭。
至於日本車手就更不用多說,汽車巨頭本田跟豐田只要待在圍場裡面一天,就永遠會是他們最為堅實的後盾!
陳向北目前沒有任何中國頂級企業,特別是汽車廠商方面的贊助,這裡面誠然有名氣或者成績不夠的因素,但在斯塔勒看來卻不太合理。
原因很簡單,正在崛起且有野心的汽車廠商投資車手,並不是沒有收益的虧本行為!
要知道f1是這個世界上最為頂級的汽車運動賽事,還被視為高科技、團隊精神、車手智慧跟勇氣的象徵,簡單粗暴點形容就是逼格足夠高!全球年收視率高達600億人次,累積觀看人數接近10億,其中佔比大多數的觀眾,還是有著充足購買力的中產階級,以及歐美髮達國家人士。
作為正在崛起的汽車廠商或者工業國度,想要獲得外界認可的最快方式,便是在頂級汽車賽事中彰顯足夠的影響力,車手屬於傳播鏈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想當初日本汽車車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面,也是山寨跟粗製濫造的代名詞。六七十年代的很多車型,基本上一比一復刻歐美知名品牌。
本田之所以能成為世界級車廠,並且在燃油車時代還有著“買發動機送車”的美譽,就在於他們參與f1賽事取得的成績。
因為本田供應的f1賽事引擎,代號就叫做“地球夢”技術!f1打下來的名氣隨著輻射效應擴充套件到民用車領域,“地球夢”發動機成為了可靠、穩定、效能的代名詞,一度讓搭載的飛度、思域等車型火爆到加價提車的地步。
甚至於不僅僅是日本,國內也有類似的例子。
華利汽車當年為了打響子品牌“凌克”的名號,不惜花費重金參與各項頂級房車賽事。
冠軍車隊的頭銜,讓凌克在國內效能車領域風頭一時無兩,品牌熱度跟認可度瞬間就達成宣傳目標,換算下來反倒屬於花小錢辦大事。
斯塔勒在中國待過幾年,很清楚那裡的車企發展歷程,類似於七八十年代的日本,正處於爆發期的前夜。急切需要獲得消費市場的認可跟全球知名度,擺脫起步階段的一些負面印象。
參與頂級賽車運動,對車企的形象跟地位提升有極大增益。如果陳向北能順利步入f1,更能得到全球整年的廣告投放,價效比可謂高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