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業困境中的小輝
小輝出生在一個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的農村家庭,學校的教學設施簡陋,師資力量薄弱。但小輝從小就被家人告知他很聰明,將來一定能考上好大學,成為村裡的驕傲。這種過度的誇讚使得小輝逐漸形成了一種錯誤的自我認知,認為自已無需付出太多努力就能取得優異成績。
在學校裡,小輝雖然在班級中成績還算不錯,但與城市裡的優秀學生相比,無論是知識的廣度還是深度,都存在很大的差距。然而,小輝卻不肯正視這一現實。每次考試成績不理想時,他總是將原因歸結為題目太難、老師教得不好或者考試當天狀態不佳等外部因素,而從不反思自已在學習方法、學習態度以及知識儲備等方面的不足。
例如,在數學學習中,小輝一直依賴死記硬背公式,而不注重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和邏輯思維的培養。當遇到需要靈活運用知識的綜合性題目時,他就束手無策。老師多次提醒他要改進學習方法,但他卻認為自已的方法沒有問題,只是題目出得太偏。在英語學習方面,由於缺乏良好的語言環境和系統的口語訓練,小輝的英語口語和聽力非常薄弱。但他卻以“農村孩子英語都不好”為由,拒絕參加課外英語輔導班或利用課餘時間練習口語聽力。
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習難度不斷加大,小輝的成績逐漸下滑。但他仍然沉浸在自已的虛假優越感中,不願意面對自已可能考不上好大學的現實。他每天依舊花費大量時間在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上,如玩網路遊戲、看小說等,而不是努力彌補自已的不足。最終,在高考中,小輝的成績遠遠低於他的預期,只能報考一所普通的專科學校,與他曾經的大學夢擦肩而過。
(二)職場困境中的阿強
阿強在一家小型企業工作了多年,一直從事著基礎的行政工作。他所在的企業規模較小,管理模式陳舊,晉升空間有限。但阿強卻認為自已在公司裡已經算是老員工了,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應該得到更多的重視和晉升機會。
然而,阿強在工作能力方面存在著諸多不足。他的計算機操作水平僅僅停留在基本的辦公軟體使用上,對於一些先進的辦公自動化系統和資料分析軟體一無所知。在溝通協調能力方面,他也比較欠缺,經常在組織公司活動或與其他部門合作時出現誤解和矛盾。此外,他缺乏創新思維和學習新知識的動力,對行業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毫不關心。
當公司有一些重要的專案或晉升機會時,阿強總是積極爭取,但每次都因為自身能力不足而被淘汰。面對這些失敗,阿強從不反思自已的問題,而是抱怨公司領導不公平、同事之間存在競爭陰謀等。他認為自已的失敗是外部因素造成的,而不是自身條件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