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譯文】

不出門戶,就能知曉天下事理;不望窗外,就能瞭解自然規律。一個人向外奔逐得越遠,他所知道的道理反而越少。所以,聖人不用親身經歷就能推知事理,不用親眼所見就能明瞭真相,不用刻意去做就能成就功業。

【故事】

在一個寧靜偏遠的山村裡,住著一位睿智的老者,名叫玄風。玄風雖年事已高,卻精神矍鑠,雙眼透著深邃的光芒,村民們遇到難題或困惑,總會向他請教,而他也總能給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村裡有個年輕後生,名叫小虎,他生性活潑好動,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無限的好奇與嚮往。看著村子周圍的崇山峻嶺,他總覺得山的那頭藏著無盡的精彩,一心想著要走出大山,去闖蕩一番,見識見識所謂的 “天下”。

有一天,小虎滿懷憧憬地來到玄風老者的住處,向他辭行:“玄風爺爺,我聽聞山外繁華無比,有熱鬧的集市、高大的樓閣,還有數不盡的新奇玩意兒。我想去外面走走,增長些見識,我實在不想一輩子就困在這大山裡。”

玄風老者微笑著看著他,不緊不慢地說:“孩子,你以為只有走出大山,才能知曉天下事、明白天道嗎?且聽我給你講個故事。”

玄風老者緩緩閉上雙眼,回憶起往昔:“多年前,我也曾像你這般年輕氣盛,渴望遠行。我背上行囊,踏上了漫長的旅程。一路上,我見過了繁華的都城,車水馬龍,人來人往;也到過貧瘠的荒野,餓殍遍地,民不聊生。我以為走得越遠,懂得就會越多,可慢慢地,我發現自已陷入了迷茫。我看到的只是表面的景象,追逐著一個又一個的新鮮事物,內心卻愈發空虛,對於天地間真正的道理,反而越來越糊塗。”

小虎一臉疑惑地聽著,心中不禁泛起了嘀咕。

玄風老者睜開眼睛,目光堅定地看著小虎:“直到有一天,我疲憊不堪,回到了咱們這個小山村。在山裡靜修的日子裡,我開始反思自已的旅程。我不再向外奔逐,而是靜下心來,感受山裡的一草一木、四季更替。清晨,看著山間雲霧繚繞,我領悟到了自然的神秘與變幻;夜晚,聆聽蟲鳴鳥叫,我明白了生命的律動與和諧。我突然意識到,‘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真正的智慧並非來自於四處奔波、見識繁多的景象,而是源於內心的寧靜與對身邊細微事物的洞察。”

小虎若有所思,但還是有些不甘心:“可是爺爺,如果不去外面闖蕩,怎麼能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呢?”

玄風老者笑著說:“孩子,你看這山裡的溪流,它們從高山匯聚而下,無論遇到巨石還是溝壑,都能順勢而為,蜿蜒流淌,最終匯入江河湖海。這便是自然之道,我們身處其中,用心去體會,便能明白世間萬物執行的規律。你若現在心浮氣躁地出去,只會被外界的喧囂所迷惑,‘其出彌遠,其知彌少’。倒不如先在村裡,磨鍊自已的心性,學會從日常的點滴中汲取知識,等你內心足夠沉穩,那時再出去,也能不被亂象所惑,真正做到‘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小虎聽了玄風老者的話,心中的浮躁漸漸平息。他決定暫時留下來,跟著玄風老者學習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感悟天地之道。

日子一天天過去,小虎在玄風老者的悉心教導下,學會了觀察四季的變化來安排農事,從鄰里的相處中懂得人情冷暖,透過對自然現象的思考領悟人生哲理。他發現,原來身邊的一切都蘊含著無盡的智慧,自已以前竟從未察覺。

又過了幾年,小虎成長為一個沉穩且睿智的青年。此時,他再望向山外,眼中已沒有了當初的盲目與衝動。他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