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
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譯文】
天下人都說我所說的 “道” 廣大無邊,似乎與具體的事物不相類同。正因為它廣大,所以才不像任何具體的東西。如果它像某個具體事物的話,那 “道” 早就顯得渺小淺陋了!
我有三件法寶,秉持並堅守著它們。第一件叫做慈愛,第二件叫做儉嗇,第三件是不敢在天下爭先。有了慈愛,所以能勇敢無畏;保持儉嗇,所以能擁有寬廣的資源;不敢在天下爭先,所以能成為萬物之長。
現在如果捨棄慈愛而追求勇敢,捨棄儉嗇而追求寬廣,捨棄退讓而後進而追求爭先,那就是走向死路!
慈愛,用於戰爭就能取勝,用於防守就能穩固。上天要救助誰,就會用慈愛來保護他。
【故事】
在戰火紛飛、諸侯割據的年代,有一位年輕的將軍,名叫趙勳,他所鎮守的邊城,是國家抵禦外敵的關鍵防線,百姓們的安寧全繫於此。
趙勳自幼熟讀兵書,對《道德經》中的智慧感悟頗深,深知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 的道理,他所秉持的治軍之道,不循常規,看似平淡無奇,卻蘊含著無盡的力量。
他尤為珍視 “三寶”,並將其貫穿于軍旅生涯的每一處。首推 “慈”,他對待麾下計程車兵,如同兄長愛護弟妹一般,從不苛責打罵。冬日裡,他親自檢查營帳的保暖,確保士兵們不受嚴寒侵襲;有士兵受傷生病,他必定親自探望,還請來最好的軍醫診治。有一回,一名小卒家中傳來噩耗,老母親病重垂危,趙勳聽聞後,不僅准假讓他回家盡孝,還自掏腰包,贈予路費和滋補品,讓小卒感動得熱淚盈眶。正因這份慈愛,士兵們對他忠心耿耿,個個都願意在戰場上為他拼死效力,此所謂 “慈故能勇”。
“儉” 亦是他的一大法寶。在軍隊的物資管理上,趙勳從不大手大腳。他要求士兵們珍惜每一粒糧食、每一寸布料,武器裝備定期修繕保養,絕不輕易丟棄換新。城中糧草籌備,他親自監督,杜絕浪費,還帶領士兵開墾荒地,種植糧食,以備不時之需。一次,朝廷撥付的軍備物資中有一批華麗卻不實用的軍旗,其他將領紛紛爭搶,趙勳卻婉拒,只挑選了實用耐用的部分,他說:“奢飾之物,於戰無益,儉樸方能持久。” 久而久之,他所駐守的邊城糧草充足,軍備精良,哪怕遇到敵軍長時間圍困,也能從容應對,這便是 “儉故能廣”。
而 “不敢為天下先”,更是讓他在亂世中站穩腳跟。周邊的諸侯時常為了爭奪地盤、擴充勢力而主動挑起戰事,相互征伐,搞得民不聊生。趙勳卻反其道而行之,他堅守邊城,加固城防,訓練士卒,默默提升自身實力,從不輕易參與那些無意義的爭鬥。有鄰國使者前來,以重金和高官誘惑他,勸他背叛本國,聯合出兵,共享天下,趙勳嚴詞拒絕,他深知這種爭強好勝、不顧大義的行為只會帶來災禍。
數年之後,野心勃勃的敵國集結大軍,妄圖一舉攻破趙勳鎮守的邊城,進而侵吞整個國家。面對來勢洶洶的敵軍,趙勳毫無懼色。戰場上,他身先士卒,士兵們見主將如此英勇,更是士氣大振,奮勇殺敵,個個以一當十,這正是 “慈以戰則勝” 的體現。
在防守城池時,由於平日裡的勤儉積累,城中糧草、箭矢充足,城牆堅固,軍民一心,一次次擊退敵軍的強攻。任憑敵軍如何狡詐,始終無法撼動這座邊城分毫,完美詮釋了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