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斜,金烏燒紅了天邊的雲朵,如同傲然怒放的芍藥花,爭相吐露著芬芳。福壽堂內,茶几上的薰香越發的濃烈,即便站在外頭,這香味也嗆人得很,雖是檀香,聞著卻有種欲蓋彌彰的銅臭味。南陽汐站在福壽堂外把屋裡的話聽了個真切。屋內,姜氏氣得吐血,說出的話擲地有聲,“母親莫不是老糊塗了?讓蓉姐兒過繼到我名下,再以侯府嫡女的身份出嫁?她的婚事如何得來的,母親莫不是忘了?她在宮裡算計著那些的時,可曾有一分一毫考慮過闔府一家老小的性命了?” 宮宴過後,大房和二房算是徹底撕破臉了,這些話憋在心裡很久,之前要不是有閨女攔著,她早就想拿鞭子抽那對母女倆,看一看她們的心到底有多黑才會三番兩次地想致一個十多歲的姑娘於死地?老夫人被姜氏的話噎得臉色青青紫紫。然,她並不覺得此舉有何不妥,“蓉兒嫁的是當朝的二皇子,代表的是侯府的門面,那是光宗耀祖的大事,以侯府嫡女的身份嫁過去才不會辱沒了她,再說了,眼下二殿下雖然只是皇子,焉知以後他是不是坐上龍椅的那位?讓你夫妻出一份嫁妝,那是你們的榮幸”。見老夫人揣著明白裝糊塗,姜氏聽不下去了,索性一五一十地說個明白,“今日我就把話撂這,南陽侯府就我汐丫頭一個嫡女,南陽蓉若是想以侯府嫡女的排場出嫁,那就自個兒去拼個侯府回來再嫁!她三番五次地想害我的女兒,我的心是有多黑才會認賊為女”,要不是聖上賜婚,就憑南陽蓉在宮宴上的所作所為,她定不會輕饒了南陽蓉。姜氏是姜老太師的嫡女,是千嬌萬寵般長大的,從小到大就沒有吃過苦,也受不得委屈。嫁過來後夫妻二人恩愛非常,南陽儒對她更是千依百順,日子過的順遂也就很少發脾氣。日子久了大家都以為她是個好說話的,卻忘記了她原本就是個火爆的性子。這話讓老夫人的老臉險些掛不住了。南陽儒對老夫人亦大失所望,她沉聲道,“母親,侯府一向保持中立,只要孩兒還是這個家的一家之主,此宗旨不會改變,日後不管誰坐上那個位置,作為臣子,理應誓死追隨,此等大逆不道的言論往後就不要說了,若是被有心人聽了去,恐會給侯府招來禍事。另,侯府是我真刀真槍殺出來的,想當初孩兒還是個禁軍侍衛的時候,承蒙太師府的扶持,太師不嫌棄孩兒的出身,還把的嫡女柔兒下嫁於我,這些年孩兒在外出身入死,是柔兒在府裡鞍前馬後,沒有她就沒有今日的我,她的話就是我的話”“之前總總,孩兒自問問心無愧,以前孩兒總想著忠孝兩全,但這幾年連年發生的事情,讓妻兒多次陷入危險之中,孩兒不孝,只想妻兒平安順遂,如若母親堅持,不如干脆趁此機會兩房分府出去單獨過,母親要是願意就跟著出去,不願意就留在府中和兒子一起過”。薛老夫人沒有想到一向孝順的兒子態度如此強硬,她突然有些後悔跟大兒子開了這個口,在好日子面前,最終,老夫人不得不妥協,“罷了,這事便由喬氏自己張羅吧”

南陽汐聽到這裡,對一旁的杏兒道,“走吧,回去”。杏兒捧著手裡的糕點忍不住問, “小姐,我們不進去了嗎?” “不了,回去歇著”。 方才南陽汐正在收拾行李,打算過兩日和姜氏去避暑山莊住一段時日,便聽到阿大來報,說父親母親被老夫人叫到福壽堂了。想到之前每次老夫人找父親母親準沒好事。遂,她便放下手頭上的活,帶著杏兒過來看看,沒曾想喬氏母女居然這麼不要臉,當真讓人大開眼界。期盼了一整日的喬氏,總算把朱嬤嬤給盼來了。喬氏喜滋滋的把人往裡帶,朱嬤嬤一改往日的諂媚,淡淡地道,“二夫人還是好生籌備大小姐的婚事吧,老夫人最近閉門禮佛,沒什麼事情就不要去打擾她老人家了”,說完,施施然地走了。老東西居然撒手不管了?本以為十拿九穩的事情,突然願望落空,喬氏臉色異彩紛呈,她一臉愁容,“婚宴訂在半年後,讓我去哪裡湊齊這麼多嫁妝?”一般嫁娶至少需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