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這麼大的船,要如何放入河中?”張賢問道。

大寶船長一百八十米,寬六十米,高大如樓,底尖上闊,可容幾千人。

就算是京杭大運河,最寬的河段才三十米,更遑論良鄉的運河。

嚴成錦道:“稟報陛下,讓朝廷派力役,將寶船抬到天津港。”

良鄉的流民也可以抬,但一路上的吃喝拉撒,耗費銀兩不知幾何。

良鄉的戶房文吏馬芳走上前,面露愁容:“小的與謝會長核算了賬目。

為了督造這艘寶船,良鄉的府庫都空了。

得向朝廷要造銀二十萬兩……”

督造大寶船的銀子,全是由良鄉的府庫出。

府庫由兩部分銀子,一份是良鄉衙門的,算起來歸朝廷,一份是良鄉商會的,只是存放在衙門。

朝廷那份,良鄉也得要回來,那是收上來的稅銀。

若是不要回來,良鄉拿什麼來交稅銀?

良鄉商會的那份更不必說,那是商會的銀子,不歸朝廷。

謝玉就是來說這事的:“大人,江南買桑地和茶田,花了近八萬兩銀子。

加上買了許多生絲,商會連船廠的工錢都發不起了。”

買生絲耗費了一大筆銀子,絲綢運去了西北。

想要等銀子回來,怕是要半年。

如今,良鄉的一萬臺織機等著買生絲呢。

嚴成錦頗為意外,連聲音都變了:“造大寶船畫了二十萬兩銀子?!”

宋景慚愧道:“大人說,要按您畫的草圖來造,學生不敢不從。”

向陛下討要建造寶船的銀子,二十萬兩!

陛下向來摳門,不知道會不會批啊。

……

東暖閣,

弘治皇帝看著光祿寺王衍的疏奏。

他頗為欣慰道:“王衍清查了西華門各色牲口禽鳥的飼料石數,請乞節省,倒是懂朕的心意。”

王衍乃是劉健推舉的人,劉健頓覺面上有光:“此人清正。”

西華門有供養各種進貢牲口的畜房,諸如土蕃進貢的獅子,就曾關在此處。

不過,弘治皇帝並不感興趣,餓死也無妨。

只是礙於禮節,大明才收下這些牲畜,“準王衍的疏奏,傳朕的旨意,不可奪民食而飼鳥獸。”

陛下真是體恤百姓的明君啊!

劉健和李東陽等人微微點頭,同道:“臣遵旨!”

弘治皇帝正要看下一封疏奏,還沒開啟,一道人影匆匆走進來。

牟斌走進來道:“陛下,方才嚴成錦遣人來報,大寶船造好了,需朝廷運至天津港。”

朝廷為何要將清江船廠,設定在運河上游,出海的海口處?

就是讓造好的船,直接下海,節省搬運的靡費。

但,良鄉要成為大明的義烏,就必須有港口。

嚴成錦才將船廠,設定在的良鄉。

弘治皇帝心情不錯,笑問:“大寶船造好了,就能下滿加剌國,將金山和銀山運回來。

朕記得三寶太監的寶船,長四十丈,寬一十八丈,要多少力役啊?”

牟斌抬頭看了眼弘治皇帝:“陛下,要五千人。”

五千人?

弘治皇帝瞪大眼睛,手掌不自覺拽成拳頭。

朝廷運糧,為何要用漕運?

就是因陸運太耗費銀子,糧食從江南運到京城,沒準就剩一半了。

要供養五千人,從京城到天津,天知道要吃掉多少糧食?

韓文微微張著嘴巴,說不出話來。

劉健怒道:“區區大寶船,怎會要五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