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wonderful198投了1張月票。)
既然應下了要給李世良和趙敏的婚事做主婚人,那麼李十月自覺這就得做好!
本來對旁人成親的事不甚在意的人,這下子那是忙活的好似陀螺一般。
一會子看這紅綢子,囍字,紅燭,都得給確認好。
一會子又是這席面,這八個菜,雖說也是雙數,但終歸是不如十全十美的。
是以,李十月帶著石頭上了山,兩天一夜之後下了山來,兩人是一人扛著一頭野豬下來的。
兩人這都弄得灰頭土臉的,但李十月高興的對著跑過來的李世良說:“三哥,給桌上添兩道肉菜!”
李世良老大一個人,粗手粗腳的漢子當著眾人的面兒那淚就往下落。
他低頭大手一把擦了臉,李世良再抬起頭來就紅著眼眶對李十月說:“好!三哥謝你!
但可不能再上山了,這就夠了!
夠了,夠了啊!”
七月七,是乞巧節,也是宜嫁娶的好日子!
半下午的時候,披著紅綢被洗刷的皮毛都發亮的馬車載著人離開了劉家屯,隨著這車走的還有拿著蘆管(篳篥bìlì)的王家人。
就是上次造紙坊上大梁的時候,李母請的來給吹奏的那個王家人。
當然也有拿著方響和銅鑼的人,算是請來的樂手,給李世良今兒個這迎親的隊伍添個響兒的。
等到了趙油家的時候,正正好是傍晚的黃昏,太陽的最後一絲光亮落在了來迎親的隊伍之中。
穿了一身兒粉裙子梳了雙丫髻的李十月從馬車上下來,他對著一旁穿著深紅衣衫的李世良笑著說:“三哥,快去叫門啊。”
李世良早就高興傻了,滿臉都是傻笑,讓人看了更覺好笑去。
熱熱鬧鬧的撒了一盤子銅錢和兩盤子糖塊子,這門終於是給喊開了。
趙敏蓋著蓋頭穿著大紅的衣裙和李世良走在一起,邁過了門檻,向著馬車走去。
按理來說,這時候該是有個帶車廂的那樣兒的上檔次馬車的。
之前李十月的意思是去城裡現買一個就是,李世良卻說他和趙敏商議了,就用架子車行了。
“敏娘說了,鄉下地方,哪裡有那麼多講究?這會子還熱呢,坐架子車也能行。”
所以,趙敏這會子就蓋著蓋頭和李世良一塊兒坐在架子車上,趕車的李十月懷裡抱著趙敏的小女娘。
這孩子很是聽話,給了她一塊兒糖吃,就老實的呆在了李十月的懷裡頭了。
一路吹吹打打的回了劉家屯,到得村口的時候,李母他們已經點好了火把等著了。
馬車趕到了李世良家,三嬸孃罕見的穿了一身兒鮮亮的靛藍色衣裳站在門口滿臉帶笑的等著。
把孩子交給了李母帶著,李十月趕緊下了車,履行她作為這場婚事的主婚人的職責。
劉家屯的人差不多全都來了,李十月站在前頭從左到右的打眼一瞧,該也就李有福、八叔祖兩個老的沒來,在府城讀書的李望明沒回來,在三山縣當值的李世陽沒回來;
劉家屯的其他人差不多就都來了,就是她許久沒關注過的秦桃都和李世貴那都是站在邊緣上看熱鬧呢。
“今日乃是良辰吉日,我們共聚於此,共慶佳偶天成!
新郎李世良,為人勤懇樸實,品行端正;
新娘趙敏,溫婉賢淑,品貌雙全;
今日二人喜結連理,乃是天作之合!
願你們夫妻往後琴瑟和鳴、白頭偕老、早生貴子,共度美好人生!”
這些詞兒是李十月在諮詢了嚴九娘之後想出來的,總歸都是些好聽的對新人的美好祝願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