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貪睡豬哥哥投了12張月票。)

四月上,春耕乃是最為重要的事!

從去年落戶劉家屯後,管著青松鎮外的數個村落的里長第一次帶人來到劉家屯。

里長雖然對站在人前的李十月這個女娘有些意外,但也不過就是多看了一眼,並未說些什麼話去。

里長前來是為了告知縣裡決定哪一日春耕,以及摸排現如今的劉家屯的人口,以及各家的田畝數,好在將來秋收之後來收賦稅的。

“你們這兒比鎮上要冷些,種粟或是種麥豆少不得得比別處少得些,是以縣裡也不為難,允你們少交一成半。

你們新到,夏稅今年的就免去了,但秋稅,冬月裡可得備好了。

至於那糧種,你們放心,今兒個你們就派人和我一塊兒去縣衙領就是。”

最後跟著里長去的是李有福帶著八叔祖他大兒子,而李十月則是和李望水兩個趕著車跟在了後頭。

李十月知道這種地是個辛苦活兒,她跟著去,除了是表態之外,也是想著順便去一趟屯軍所。

她花了積分從系統那裡買了耬車和曲轅犁的圖紙,打算去屯軍所找劉潭。

屯軍所也是要種地的,要不然也不能叫“屯”軍不是?

別管那一日在王府校場的“烈馬撞人”事件是意外還是有心人安排,目前為止,她已經上了劉潭這條船,在劉潭沒有倒下之前,自然是得繼續聯絡著的。

而能讓劉潭“不忘”她,還“惦記”上她的法子,自然是獻計獻策,給劉潭帶來真切利益的事才算是好的。

這樣兒往後要是還有什麼好事兒,劉潭也能想得起來李十月不是?

就好比這要互市的訊息不就是李十月去給劉潭送年禮才得知的麼?

在縣衙外頭一直等到下半晌兒,里長才領著一堆人出了門來。

按著他們這邊自己人的戶數,李望水直接當場不顧李有福的面色,掏出提前帶來的糧袋子就開始分裝起來了。

裝好了,李十月和李望水給里長和黑著臉的李有福他們打過了招呼,直接調轉車頭出了三山縣就往屯所去。

這回李十月並沒有進屯軍所,她只是把畫有耬車和曲轅犁的圖紙塞進了信封,並把提前寫好的一封簡訊一塊兒塞了進去,信裡寫的就是給劉潭說明這兩個東西於種地上的好處。

然後,李十月就解了馬,留了一匹馬給趕車的李望水,她則騎著馬上了官道往府城去了。

她要去接在府學讀書的李望明回來。

其實,清明之時,李望明就該回來的。

雖然李祖父和李祖母盡皆葬在河南道,村中的宗祠也尚未建起來,但是在家中對著牌位拜一拜也是應該。

再說了,李父的衣冠冢不還在大黑山上麼?

只不過,在清明之前李十月特意去了一趟府城,在府學外頭見了李望明一面。

“阿孃的意思是待得春耕之時你再回來的好,如此也不必耽擱學業,還能順便趕回來祭祀的。

中間不過差了幾日而已,如何?”

李望明當時自是同意了的,畢竟,這確實是差不了幾日去的。

府學是給學子們放了春耕假的,七天左右,多請幾日假,便就能湊個十天去。

這能多請的也得是如李望明這般家遠之人,畢竟從府城回到劉家屯,就是騎馬也得一個白日了。

李十月是敢帶人上馬的,疾速奔跑也行,之前她和李秋天李夏天就試過好幾次。

李望明卻是有些不敢坐在李十月身後,李十月對著李望明拍著胸脯保證:“二叔,你就放心吧,我和阿姐她們試過了,穩得很!”

從未騎過馬的李望明看著面前這頭在地上刨蹄子的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