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得金師兄弟從房頂下來,拍了拍身上的塵土,對收拾工具的李父說道:“明天再忙一天房頂就能完工,到時侯你們就可以搬點人過來,在這邊開火,就不用來回跑了。”
“讓阿樂他們先搬過來。”李父頓了一下,“照這個速度,新房要不了三月就能完工吧?”
“要是沒颱風的話,陰曆十月底應該能完工,遇到颱風天可能就要晚些時候了。”
“李大伯,明天再砍些毛竹來,先做幾道門,住人放東西也有個關擋。”張得金堂兄張得山說道。
“好,明早我就去砍。”
等李長樂一夥人將蠣灰和鋼筋搬到屋裡出來,李父他們已經把工具收拾好,一行人回老宅吃飯。
一路上,遇到的村民都在議論沙基村要連做七天大戲的事。
性急的已經去那邊,把這七天要做的戲的劇名,還有做戲的“頂家”是誰都打聽清楚了。
除了那兩場,演的都是大夥兒喜歡的經典劇目,有《八仙過海》《盤妻索妻》《十五貫》《關羽溫酒斬華雄》……
李三叔笑道:“看關羽斬華雄這場戲,斬了華雄進城那段,戲場裡的人看得最仔細了。”
金老頭不解的看著他,“演關羽的唱的特別好啊?”
“不是!”李父笑道,“以前有戲班在盤鎮演《關羽溫酒斬華雄》。
演到關羽斬了華雄騎著赤兔馬,舉著青龍偃月刀回城時,一阿公說戲班演的不對,要罰戲。
班主問他為啥,阿公說,關羽是大個子,坐在赤兔馬上本來就很高了,再高舉著青龍偃月刀進城,刀頭可能比城門還高,難不成拆了城門進城?
最後戲班班主認為阿公說的有理,同意罰戲,當晚的戲免費看。有人學到了,就想挑刺免費看戲。”
舊時演員社會地位不高,在三教九流中,屬於下九流的行當,在當地被貶稱為跳板頭。
那時的觀眾對戲班的要求很高,動作不到位,或是唱詞唱錯都要被罰。
一旦罰戲,遇到好說話的觀眾,最多就是當晚這場戲白演,遇到難纏的可能會被連罰幾場。
“原來這麼回事。”金老頭笑道,“我聽說盤鎮還有個演正生的男角,平時說話結巴的特別厲害,唱戲的時候一點都不結巴,是不是真的啊?”
“是真的,那人就是阿金他們村的。”
張得金接過話頭,“聽說他是小時候跟結巴學話,才變成那樣的。
最經典的是那年他阿爸走了,他去阿姐家報信,到那後結巴的更厲害了,急得鼻涕眼淚一大把,偏又說不出來。
他阿姐讓他別慌,不用說的,用唱的,結果他脫口就唱:姐姐呀!大事不好了。爹爹大人亡故了!”
金老頭聽他繪聲繪色的表演後,嘆道:“原來是真的啊,我還以為是瞎編瞎傳的。”
“是真的,他家以前就跟我家住一個弄堂。”張得才笑道,“他現在還唱戲,每天下午就在廊簷下拿著把胡琴,自拉自唱。”
“現在都去大地方接戲班來唱,村裡的草臺班子也沒人聽了。”
“是啊,還是這兩年好,看大戲班唱戲也不用給錢,前兩年,一角錢一張的戲票錢都拿不出來,小孩子沒少為這個捱打。”
“小孩子哪管那麼多,只要曉得別的孩子去,他們也要去,要不咋說,鑼鼓響,腳板癢。兒要茫(看),娘要打。”
大夥兒說著以前看戲的趣事往回走。
到家,見院子裡已經擺好了八仙桌,李長樂父子熱情的招呼大家坐下,周若楠婆媳就捧著菜上桌了。
排骨、墨魚鯗燉冬瓜,鰻鯗炒芹菜、老酒薑絲蒸馬鮫鮳頭、脂眼鯡、涼拌海蜇皮……
除了豬肉是買的,其他的都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