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把甲板上的魚獲分揀好,李長樂回駕駛室看了一眼,見沒什麼異常又回到甲板上,電瓶燈再次開啟,就等著魚朝這邊游來。
海風吹著,甲板上比船艙裡面舒服多了。
王新城看了看被風吹得左右搖擺的電瓶燈,“二叔,風好像比白天大了不少,是不是要起風了啊?”
“涼風才好,這樣的風浪最是安穩不過,大海如果平靜的連一點風浪都沒有,保不準老天和海龍爺,哪天就要放大招!”
“晴了大半個月了,吹風天也快了,接下來可能就要隔三差五的在家休息咯!”李長樂說罷拿起抄網,“魚來嘍!”
“幹活,幹活!”李二哥和王新城也拿起網具開幹。
四人這一次沒再休息,一口氣幹了兩個多小時。
十一點多,李父和李大哥就起來了,見他們已經捕撈到十多筐帶魚、五六筐魷魚,青佔、沙丁魚和脂眼鯡也有十多筐,甲板上還有不少。
李父驚喜的看著這些魚獲,“怎麼這麼多?”
李長樂一臉得意的指著那些竹筐,“今天的魚口好,帶魚特別多。”
“還是你小子腦子靈活,想到這麼簡便的辦法。”李父高興的戴上手套就開始分揀魚獲,“你們趕緊睡覺去,睡兩個小時起來放網。”
“好嘞!”李長樂四人簡單的洗漱後,回到船艙矇頭大睡。
李大哥和李父留下分揀甲板上的魚獲,“喲,還撈到兩隻墨魚。”
“阿平,這幾天的墨魚能賣多少一斤?”李父也抓起一隻圓滾滾的墨魚,樂呵呵的往竹筐裡放。
“兩斤以上的四角一斤,以下的才兩三角,我們家都留下曬墨魚鯗了。”
“入冬後墨魚汛一來,價錢還會跌,兩斤以上的兩三角就能買到,到那時多收一些曬鯗頭。”
“到時候多準備一些,酒樓那邊一月要送四次,家裡發花的墨魚鯗只夠送酒樓跟學校。”
李父指著遠處的海島,“等墨魚產卵期一到,我看那座島嶼邊上長著蠻多水草,到時候我們上島砍一些樹枝,編成竹排誘捕墨魚。”
墨魚喜歡捕食毛蝦、鷹爪蝦,每年12月上旬,就從近海內灣向深海進行越冬洄游,翌年4月離開越冬海域由南向北進入產卵、洄游期。
當海面上東南風開始盛行,就是墨魚產卵期,它們的卵要產在水中的礁石上,或是有草木漂浮的地方。
成群結隊的墨魚朝島嶼或是礁石找尋產卵的地方,加之墨魚本身的遊動能力差,看著像是隨著水流朝山邊遊,這時就到了捕撈墨魚的最佳時機。
漁民還將此現象編成了漁諺“立夏連日東南風,墨魚匆匆入山中”。
李大哥想起接下來的漁汛,心裡就一陣高興,“年底好好幹兩場,說不定就能把買船的錢掙回來嘍!”
李父笑著點頭,“去年你們跟南岸的漁船在舟山漁場,一天最多捕撈到多少帶魚?”
“白天拖兩網,晚上拖兩網,最多的一天捕撈到上萬斤帶魚,漁網拉起來的時候,連網眼上都掛滿了帶魚,一網就有兩三百擔。”
“還是大船魚獲多,我們以前去那邊作業,只見洋麵上的漁船密密麻麻,作業的網地擠得像下餃子一樣,擠得水下的魚都透不過氣來。”
“我記得有一年你跟捕撈隊去漁場,回來的漁船說你們遇到圍村那幫強盜了,阿奶跟阿孃擔心的整夜、整夜的睡不著覺,天天在碼頭等。”
“我們是去幫被搶的船隻,南岸的那些傢伙遇到了也不幫忙。”
“這幾年圍村那幫強盜更了不得了,有的幹走私,有的三個一群兩個一夥拖著網在海上漂,遇到落單的遠海漁船,就朝人家下手。”
“海龍爺都看著呢!這幫不幹人事的,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