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開船出海,四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以後再也不用再等著退潮淘海掙錢,出海捕撈發洋財的機率更大。

李長樂開著船,李大哥和李二哥還有阿威三人,開始整理地籠,他和阿威的,加上大哥和二哥家的,一共六十六口地籠。

十一口一組,剛好分了六組,將地籠拉直全部伸展開來檢查一遍,整理好後,拿起沙剷剷起中午準備好的小雜魚,均勻的裝入地籠裡的餌料袋,將地籠整齊有序的排好。

船到了饅頭島附近的海域,地籠還沒整理完,李長樂停下船過去幫忙。

先把固定地籠的小錨拋入海中,然後便保持與船速差不多的節奏,將地籠放入海中。

第一排的最後一口地籠,也有一個固定用的小錨,上面還連線了一條拴著長繩子的浮標。

一排地籠放完,李大哥將浮標放入海中的時,還衝著大海喊道:“魚蝦滿籠。”

李長樂將留下的漁繩跟第二口地籠的連線在一起,依次放第二口地籠。

第二排地籠放完,接著放第三排,六組地籠間隔一段全都放進了海中,李二哥駕駛漁船,緩緩的行駛到了凹槽島的西北面。

這面全是懸崖峭壁,海水不停的拍打在礁石上,他們本來就沒打算在這裡停靠,李大哥停下漁船。

李長樂三人又搬出三個橡皮桶,每個桶裡都盤著無數圈魚線,桶的邊緣邊吊著密密麻麻的魚鉤。

這是李父以前做的延繩釣,做這東西簡單,一根五百米長的主線,大概每隔八米就綁一根子線,再掛著一個魚鉤。

他們出航時沒掛好餌料,現在要費不少功夫。

李長樂三人盤腿坐下,拿起竹筐裡的魚蝦,按照掛在桶沿邊鉤子的順序開始掛餌,都是老漁民,掛餌的動作利落極了。

餌料掛好後,李二哥讓李大哥駕駛著漁船緩緩朝荒島那邊開,因為放線的時候船速過快,鉤子拋不及,太慢的話,線放的太鬆,容易纏繞在一起。

他先把沉石繩拋入海里,同時將浮標丟擲,然後依次放線,每隔一段線就綁一塊沉石,這樣能讓魚鉤儘量下沉。

第一桶線下完後,李二哥拉著主線對李長樂說道:“你來試試,我看看你會不會?”

等他們有了自己的船,下地籠、放延繩釣的活,還得靠阿樂和阿威兩個幹,他看著阿樂做一遍,哪裡不對的還可以糾正一下。

李長樂笑著接過,“二哥,你放心我以前跟阿爸學過的,就是懶,才裝著不會。”

李二哥踹了他一腳,“還好意思說!”

“男人三十而立,我還沒到三十就醒悟,還不晚的。”

“……”李二哥無語,拿起水壺猛灌了兩口,“只要能做懶狗,你的理由至少一百條。”

“二哥說的沒錯,阿樂哥以前是真的懶。”

李長樂尬笑著,把第一根主線尾端與第二根主線首端和浮標繩、沉石繩連線起來投入海中,然後順勢把鉤往海里拋。

李二哥原本還擔心他會手忙腳亂的,將線纏繞在一起,看著他熟練的樣子,忽然有種欣慰的感覺,覺得他終於有點漁民的樣子了。

陳永威抽出香菸遞給李大哥和李二哥,然後點燃一支塞李長樂嘴裡,坐在甲板上,跟李二哥聊天。

“二哥,你以前跟阿堂伯出海,最多漁獲的時候,有多少斤?”

“運道好的一次捕撈到七八百斤白鯧,那次我跟阿爸的手都拉軟了,掙的錢把買船的時候,欠下村裡的錢還清,還買了線和鉤子做的延繩釣。”

李大哥大聲接過去說道:“我以前跟阿爸一起放延繩釣,運道好的時候一組線有五六十斤的漁獲,運道不好也就二三十斤。”

李二哥接過話頭,“但延繩釣放到的都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