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

[主人,今天下午15:00秦嶺等離子體研究所的金烏1號將進行試執行,您要不要去參觀一下。]

黃豪傑放下手上的實驗材料,又看了看時間:“你幫我啟用一臺擬人仿生機器人,順便通知一下費安明。”

[好的。]忠迅速啟用一臺隱藏在巴中秘密基地的擬人仿生機器人,然後將黃豪傑要過去視察的訊息通知費安明。

費安明一看到董事長要過來,連忙讓所裡面的人注意一下。

下午兩點鐘左右。

黃豪傑直接上線,便出現在秦嶺等離子體研究所不遠處,他的專車緩緩停在研究所門口。

“變化挺大的。”黃豪傑看著十二條鐳射發電管道延伸出來的輸電電纜,這些電纜連線在鐳射發電管道和變電站之間,另外在研究所不遠處還有一個巨大的儲電站。

儲電站的電力,是用來給金烏1號供應電力的自持儲電站,不過整個金烏1號的耗能非常小,在全功率啟動的情況下,一年才消耗不到4億千瓦時的電能。

對比發電量218萬億千瓦時的規模,4億千瓦時電能的消耗不過是九牛一毛。

一般核聚變發電研究領域,很多人喜歡說Q值,什麼是Q值

Q值簡單點來說,就是發電系統能源的投入和產出比,Q值為1就是投入產出平衡,低於1就是投入大於產出,高於1就是投入小於產出。

但是Q值就算是高於1,也不代表發電系統可以商業化,因為商業化比較坑,要求Q值必須高於50,這個要求顯然非常高。

目前主流的核聚變發電,Q值最多就是1點多,連2都沒有達到。

而金烏1號的Q值絕對是超過50的,除了一次性投入的裝置費用,日常投入就是DD核燃料、淡水、維持電力、員工工資和管理費用。

“董事長,歡迎來到秦嶺等離子體研究所視察。”費安明連忙上前來。

“好了,不要客套了,我們到金烏1號那裡看看。”黃豪傑笑著說道。

“董事長,請跟我來。”

費安明連忙帶路向金烏1號的主體區域而去。

一來的金烏1號的主體區域,黃豪傑就看到了一個被泡沫水泥包裹的大罐子,還有一些延伸出來的鐳射發電管道。

“裡面就是鍋爐區和中子壓榨反應爐嗎”

“是的,由於蒸汽輪機發電機組還沒有造好,我們今天測試的是鐳射發電系統。”費安明連忙解釋道。

黃豪傑向上面望去,兩條巨大的高壓蒸汽輸送管道向外面而去。

“裡面有沒有裝淡水”

“已經裝了,我們想測試一下蒸汽的生產速度,還有溫度和壓力是否達標。”費安明說道。

黃豪傑看了看時間,發現已經14:32了,便開口說道:“我們到控制室裡面去,你們的試執行也差不多可以開始了。”

倆人到了金烏1號的控制室裡面,劉靜觀、張懷德、楊光明等人也在裡面,眾人一陣寒暄之後,黃豪傑便讓他們準備試執行的事情。

一陣忙碌之後,時間來到了15:00的試執行時間點。

“各就各位,開始測試。”費安明一聲令下,所有人開始按照之前的操作方案,迅速的投入工作。

中子壓榨反應爐裡面,NN—8—1凝聚態真空腔迅速形成,位於上側的DD核燃料注入口,迅速將1千克的DD氣體注入真空腔裡面。

DD核燃料注入完畢,注入口被NN—8—1凝聚態物質填充,真空腔室進入中子壓縮階段。

無數的D原子被中子電離,在真空腔室裡面產生等離子體,並散發出耀眼的電光。

但是控制室裡面卻沒有感到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