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國慶指著眼前的發動機回道:“我們目前已經到了試車階段,這是第二臺原型機,第一臺在隔壁車間。”

林國慶帶著李建華在車間裡面視察了半個多小時,李建華才帶著人離開這裡。

而車間的工人和研究員,則繼續工作著。

“工藤博士,你負責的電控系統有點問題。”專案總工程師蔡信拿著一份超算模擬結果說道。

工藤博士是從太陽國航天機構過來的,事實上在銀河航天工業集團裡面,高力和太陽國的科學家不在少數。

至於會不會洩密的問題,銀河財團的內部審查非常強大,那些有問題的人早就被排除在外,畢竟讀腦器是無解的存在,再配合人工智慧的監管,沒有人可以滲透銀河財團。

“蔡桑,有什麼問題”工藤博士緊張的問道。

蔡信將一份報告遞給對方:“這是超算模擬結果,你自己看一下。”

接過來之後工藤博士連忙翻看起來,他一邊看一邊繞頭,不一會才恍然大悟起來:“是這裡的引數大了。”

發現問題之後,工藤博士連忙開啟全息電腦,查了一下自己的設計方案,一陣排查之後,他才發現其中一個引數被搞錯了,247161變成了241161。

資料搞錯在研發過程之中是非常常見的事情,特別是那些非常複雜的研發專案,那些資料動輒幾百上千,一小數點錯了,都會讓結果天差地別。

蔡信作為總工程師也是忙得腳不沾地。

“蔡總工,我的噴口設計已經完成了。”一個高高瘦瘦的年輕人說道。

蔡信接過對方的資料仔細的研讀一會,他抬起頭來問道:“國文,噴口的管壁厚度會不會太薄了”

高高瘦瘦的王國文搖了搖頭解釋道:“不會,我採用了混合凝膠鍍在噴口上面,而且是用了三層,無論是耐高溫,還是結構強度,比第一代發動機強。”

“混合凝膠真是一個好東西。”蔡信感嘆道。

“這個混合凝膠當然是好東西,我們新一代發動機的燃燒室、噴口都採用了這種材料之後,動力是提升了,重量卻沒有變大太多。”王國文笑著說道。

事實上如果對比一下就知道其中的差距,同樣是玄武級飛船使用的氫氧發動機,第一代主發動機重量是34噸,可以提供135噸動力;而第二代主發動機(鍍混合凝膠薄膜),重量是23噸,可以157噸動力。

這個所謂的第二代發動機,僅僅是小改而已,真正大改的發動機,是第三代發動機,依舊是蔡信他們現在正在研發的發動機。

這個發動機,他們設計方案之中,預計是重量65噸左右,提供動力將達到600~700噸之間。

主要是採用了混合凝膠鍍膜工藝之後,很多材料被刪減了,比燃燒室的室壁厚度,就比前兩代薄了60多,但是機構強度卻提升了46。

新材料給發動機的進一步發展,帶來了強大助推效果,甚至讓設計可以變得更加簡單粗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