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電磁彈射器的耗能,就更加短腿了。

遼東號加滿油究竟能行駛多少海里?

根據已知的公開的資料:遼東號以18節的速度航行時,最大巡航距離可達7000海里,也就是約13000公里左右。

而如果以30節的高航速行駛時,最大巡航距離只有3850海里,約為7000公里。

所以可以節約就儘量節約,畢竟航媽上面可不僅僅電磁彈射器需要電,雷達、鐳射、船員的生活這些方方面面都需要消耗電能。

黃豪傑帶著銀河科技電磁研究所的人,也跟著馬博士等人一起弄這個改良版的電磁彈射器。

他之所以這麼感興趣,主要是電磁彈射器,事實上就是質量投射器的猴版。

或者說是質量投射器的前置科技。

前前後後忙碌大半個月,在黃豪傑的支援下,馬博士終於打造出第一臺改良版的電磁彈射器。

這臺電磁彈射器的導軌長度是135米,和海軍訓練基地的彈射器一樣長度。

為了方便測試,黃豪傑還打造了五個大型的不鏽鋼飛機模型,重量分別是10~50噸。

因為這個是參考米粒家福特號航母的電磁彈射器,福特號航媽的電磁彈射器彈射重量極限是45噸,一般蒸汽彈射在35噸以下。

“馬博士,我們開始測試吧!”

“好,我這邊都檢查過了,沒有問題。”

很快一個是10噸左右的模型便被拖到電磁彈射器的飛機牽引杆上面。

“開始!”

嗖……碰……

一瞬間模型便被電磁彈射器彈射出去,幸好黃豪傑早有準備在彈射器盡頭一百多米外設定了好幾層攔截網。

馬博士看著一旁的測速儀,顯然剛才的模型速度超過了預計速度,達到了112米每秒,顯然這個速度是不適合的。

畢竟飛機的的彈射速度,並不是越快越好,如果是無人機還可以,但是有飛行員的飛機這樣搞,飛行員可能要完蛋。

一般彈射起飛時,飛機需要在不到100米的距離內,藉助彈射器的幫助,從靜止加速到270公里左右的時速(75米每秒),這段過程需要在3秒內完成,飛行員至少承受4個G的加速度(相當於4個自己壓在身上),極限情況下可以達到58G左右。

“把功率再調小25。”

不一會10噸重量的模型,再一次被掛在飛機牽引杆上面。

嗖……碰……

“怎樣”黃豪傑轉過頭問道。

“太棒了,簡直是完美電磁彈射器加上磁晶之後,簡直是脫胎換骨一樣。”馬博士興奮不已的盯著測速儀上顯示的79米每秒。

接下來一連三天馬博士都在測試場測試電磁彈射器,經過三天緊鑼密鼓的測試之後,改良版的電磁彈射器資料,終於呈現在眾人面前。

磁晶電磁彈射器的彈射重量是1~50噸,由於模型最大隻有50噸,但是馬博士經過計算,估算出這個電磁彈射器最大彈射重量應該可以達到60噸左右。

彈射速度60~224米每秒,特別是彈射無人機的時候,由於不用顧慮影響人體的因素,可以儘可能加大彈射速度。

彈射間隔時間30~180秒之間,需要看彈射的重量。

而電能消耗卻降低了63左右。

由於採用雷神電池作為強迫儲能裝置,結構和技術變得更加簡單起來。

比起動輒五百到上千噸的蒸汽彈射器,又難以調節功率,加上蒸汽彈射不僅僅間隔時間長,而且如果蒸汽彈射器連續工作,到第五彈彈射力量和速度會明顯下降。

顯然這個磁晶電磁彈射器,已經具備實戰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