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晶片流片 (第2/2頁)
銀河科創板開通測試題正確答案 嶺南仨人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了保證工作環境的顆粒以及溫度,溼度達標,任何的顆粒以及溫度溼度的不達標都有可能影響製造器件的工作效能以及可靠性。
另外傳統的半導體工廠是存在輻射危害的,最嚴重的事離子注入(半年體檢一次,別的工種1年體檢一次),因為存在有害離子激發。
光刻其實就和印照片的地方一樣,黃光區域也有一定輻射。
其他部門稍微輕微,但是製造廠裡一般裝置擺放比較密集,有些輻射你即使不在此部門工作也有可能受到,當然很輕微,所以淨化服也有一定的防輻射作用,一般來說工作的安全還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當然這些輻射危害對於星河半導體而言,就相對比較少了,因為星河半導體即將採用的工藝是沒有光刻機和離子注入機之類的。
王博思和張汝京不停的忙碌著半導體工廠的事情,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一臺臺電路印刷機被安裝在工廠之中。
2017年10月27日,歷史必將銘記這個時刻。
黃豪傑、張汝京、王博思等人正在看著工程師們小心翼翼的除錯著生產線,沒有錯星河半導體的第一條晶片生產線已經完成了。
而且星河半導體的這條生產線是萬能生產線,只要更換印刷頭上面的倒模原片,就可以生產其他晶片,而不需要為了一種新晶片而重新搭建一條生產線。
“黃總!準備得差不多了,我們是不是試一試這生產線”張汝京已經有些迫不及待起來。
看著躍躍欲試的眾人,黃豪傑點了點頭。
“好!各部門各就各位,開始0號晶片的試生產。”張汝京大聲喊道。
工程師和工人們開始操作著裝置。
首先是就清理之後的30厘方晶片,被工業機器人,精確又平穩的放入第一層電路的電路印刷機之中。
與光刻機的慢吞吞不同,電路印刷機非常快,快到怎樣的程度
光刻機需要曝光的時間是用小時來計算的,所以往往一塊晶片從矽片上面積體電路,到切割下來需要一到兩個星期左右。
但是電路印刷機的速度卻非同凡響,僅僅五分鐘就完成第一層電路凹槽的雕刻。
接下來就是往第一層電路凹槽注入導電雜質形成開關,也就是製作電晶體。
一個流程下來,第一層電路耗費了二十分鐘左右,完成第一層電路的電晶體,那就繼續進入第二層電路的工序。
三十二層電路加上切割晶片,一共耗費了12個小時左右。
由於是試生產,所以這生產線不過生產了3片矽片。
張汝京看著被切割下來的晶片,不由的雙手顫抖起來:
“快,檢測一下良品率是多少”
“好的!”
儘管所有人都在這裡苦等了12個小時,但是可以見證世界上第一塊5奈米級別的晶片誕生,簡直是與有榮焉。
這一塊5奈米級別晶片的大小,大概相當於手指甲差不多大小,邊長9毫米是正方形,厚度是200微米。
而一片30厘方晶片,可以切割下900塊晶片。
在仔仔細細的檢測了2700塊晶片之後,晶片質檢員連忙將一份檢測報告遞給張汝京。
“怎樣”黃豪傑笑著問道。
張汝京興奮不已的回道:“太驚人了,僅僅發現兩塊廢品,剩下的都是成品,而且優品在70左右,良品在28左右,而次品不足2,這簡直是一個奇蹟。”
“哈哈,這不是奇蹟,這是技術的力量。”黃豪傑拿起一塊手指頭大小的晶片說道。
“沒有錯!這簡直是完美!屬於銀河科技的晶片時代到了。”王博思激動不已的捏緊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