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他這個電池,還有一些其他電池不具備的優點。

快速充電,在220伏的電壓下,這一塊十公斤左右的電池,幾乎在五分鐘之內完全充滿,儘管和原版相比,簡直是弱雞,但是對於其他企業而言,這就是秒殺。

另外就是生產成本的問題。

以特斯拉為例,它的特斯拉ModelS電池組板看似非常高大上,其實不然。

其電池組板由16組電池組串聯而成,並且每組電池組由444節鋰電池,每74節並聯形成。因此特斯拉ModelS電池組板由7104節18650鋰電池組成。

而每一節18650鋰電池的重量為44克,7104節18650鋰電池的總重量為312公斤左右。

特斯拉的電池是松下生產的,一節18650鋰電池的零售價在10華元左右,假設利潤30。

也就是說,一公斤18650鋰電池的生產成本大概在160華元左右。

如果以國產的比雅迪•唐混合動力汽車為例。

唐的電池組重量在200公斤左右,成本在22萬華元左右。

也就是說比雅迪的電池成本是,每公斤110華元左右。

那麼黃豪傑製作的電池生產成本大概是多少,他粗略計算了一下,在實驗室生產的情況,每公斤在大概85~90華元之間;如果大規模生產,這個成本可以壓低達到每公斤30華元以下。

也就是說他製作的電池成本是18650鋰電池的五分之一不到,哪怕是國產的賣不上高價,他一公斤賣100塊錢,依舊擁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利潤。

當然賣一百塊的事情,他是不會幹的。

不過現在他不是考慮賣多少錢的問題,而是怎麼削弱電池效能,以及防盜版問題。

別人都是在考慮怎麼提升電池的容量,他偏偏要考慮怎麼削弱電池容量,這他媽坑爹。

不過為了不被人間蒸發,他還是乖乖的削弱電池效能吧。

至於防盜版問題,或許有人會說不是有專利法嗎如果真的以為註冊了專利就萬事大吉,只能說你想得這個世界太簡單了。

一旦被人知道製作工藝,別人改頭換面,或者新增一些無關緊要的內容下去,然後也去註冊專利。

特別是那些巨頭最喜歡幹這種事情,你說我盜版你,侵犯你專利,那好啊!來打官司啊!

到時候一場官司下來,保證拖個三五年,讓你欲仙欲死,小公司可能被活生生的拖死;要不只能和他們達成庭外和解,他們或許會施捨一點殘羹剩飯給你。

因此專利要註冊,但是工藝,特別是關鍵性的工藝,一定要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裡面。

幸好那五個關鍵性工藝環節中,有兩個非常詭異地方,其中一個就是對於錫構架的特殊處理,必須將錫構架浸泡在一種特別的催化劑溶液中,然後通電。

這其中的溶液濃度、通電電壓、通電時間,都有特殊的資料,差一個也不行。

而這種催化劑是他根據儲雷石電池的製作原理特配的,市面上根本沒有這種催化劑。

黃豪傑看著二十六個工藝環節的流程圖,至少可以分解出上百個關鍵點,這些關鍵點只要一個出現問題,這個電池都要報廢。

著重將其中三種特殊的催化劑和八個非常詭異工藝,納入需要重點保密的環節之中。

畢竟防人之心不可無,一個人之所以沒有背叛,不是他多麼的忠誠,只不過是錢還沒有到位罷了。

黃豪傑在平行時空可是有兩百多年的閱歷,這些事情他見過太多了。

另外關於削弱電池效能的方案,他也有了初步的想法。

那就是利用鐵鉛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