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是503億華元。

當然收入龐大,支出同樣是不遑多讓。

雷神電池公司支出47億華元,主要是生產線的建造、人工費,以及廠房改造裝修費。

雷神電動車公司支出26億華元,同樣是生產線、人工費,以及廠房改造裝修費。

澎湃電機公司支出28億華元,主要是科研經費、廠房建設裝修費、生產線建造、相關裝置採購費用。

還有一個大頭,那就是剛剛成立的雷神綜合服務公司,這個公司主要是負責雷神電動車直營店和充電站的。

他們單單在搭建充電站方面,就撒出去了84億華元,加上其他雜七雜八的費用,一共支出了97億華元。

最後是企業所得稅825億華元。

也就是說,截止7月31日,銀河系的公司,一共支出28億華元。

剩下的利潤之中,黃豪傑也沒有讓他們全部上繳銀河科技中心的賬戶,僅僅只有3億華元的利潤,上繳銀河科技中心的賬戶之中。

因為這3億華元,還要扣除35的個人所得稅,也就是105億華元的個人所得稅。

剩下的195億華元,就是黃豪傑個人收入了,這些都是可以拿出來使用的。

汕美市稅收部門才是真正的大贏家,單單在銀河系企業之中,就收到了將近10億華元稅收,還有其他間接的稅收。

他們預計今年可以從銀河系企業收到20億左右的稅收。

而去年他們的稅收才60億華元左右,地區國民生產總值(GDP)840億華元左右。

在嶺南省各個市之中倒數,別說和鵬城、羊城這兩個一線城市比較了,就算是和隔壁的惠城市比,都是一個天一個地。

不過今年他們可以鬆一口氣了,因為銀河系企業,不僅僅會給汕美地區帶來20億華元左右的稅收,同樣將帶來超過180~200億華元GDP增長。

預計2016年銀河系企業給貢獻了汕美市25左右的稅收,20左右GDP。

看著蹭蹭蹭往上的稅收和GDP,汕美的主管官員已經三令五申,要將銀河系企業留下來,各個行局誰敢亂來絕對是不想混了。

特別是雷神電池公司獲得軍工資質之後,那些地方官員就更加小心謹慎了。

不僅給銀河系企業弄了非常多優惠政策,還主動噓寒問暖。

要地給地,要人給人,要不是黃豪傑不想向銀行貸款,估計在銀行貸個十幾億華元不是問題。

事實上,銀行巴不得黃豪傑向他們貸款,可惜他們遇到了資金充沛的銀河系,只能乾瞪眼。

同樣銀河系企業在汕美地區的員工數量也不在少數,雷神電動車公司有一千四百多員工。

雷神電池公司有一千兩百多員工。

而雷神綜合服務公司的員工,主要是分散在各地的直營店和充電站,目前擁有兩千一百多員工。

剛剛成立沒有多久到澎湃電機公司,只有五十多人。

銀河科技中心,一百八十多人。

銀河系企業目前一共擁有五千多員工。

一個霸主已經悄然崛起在嶺南汕美,制霸電動車行業不過是黃豪傑的第一步罷了。

歷史告訴我們,一條腿走路是走不遠的,只有多元化經營才能抵抗風險,單一業務往往意味著抗風險能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