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區別,升級為資源咖的遲妤,僅僅紅了一個月,就已經膩味了。
人紅了,錢照樣是拿命賺的。
廣告,雜誌,戲約,綜藝,遲妤一個沒落下。
這一次,她要把失去的都拿回來。
不顧死活大肆斂財的感覺,除了不爽,剩下的就只有爽了。
連軸轉了幾天,遲妤頂著一身疲憊和八百年怨氣去了《演員》的第二期錄製。
並非不敬業,實在是一想到可能會碰到葉真真,腦子不受控制的就把她拽回那個被葉真真單方面捶打的傍晚。
吵架撕逼這種事,總是結束了再覆盤,然後越想越氣。
然而節目今天一開場,就讓遲妤隱隱覺得不對勁。
嘉賓們先到場入座,主持人上臺介紹了賽制和分組規則。
賽制規則和臺本裡的內容大差不差,都是演員分組後進行原創劇本和經典片段的演繹,最後用淘汰制評選。
唯一不同的是,分組規則由原先的導演自由選擇演員成組,變為了由四位導演選出最心儀的一位演員作為“隊長”,再由隊長輪流挑選剩下的演員以及劇本。
主持人剛把規則說完,攝像機對準了每一位在場的演員。
分不出真真假假,各個臉上都寫著驚訝和不安。
但遲妤的不安如假包換。
在場有四位導演和17位演員,按照規則類推,無論如何挑選,最終都會有一個人落單。
不知是導演刻意渲染節目的緊張氣氛,還是製造矛盾話題,都讓人感到有些不適。
遲妤狀似無意的朝導演組和後臺瞟了瞟,葉真真今天並不在。
可遲妤的那顆心卻沒放下來。
四位導演似乎心中已經有了心儀人選,不消一會兒就到了選人環節。
一位導演是資深演員轉導演,每部作品基本上都有同行好友投資捧場,票房極高,理所應當選擇了曾經同臺搭戲的過氣女演員兼大學同學。
劉薇導演善於拍攝文藝小眾的題材型別,有腔調有個性,國際上拿過大獎,心儀演員也很低調冷門。
第三位導演選擇有勵志悲慘故事的某演員。
最後一位導演來自港城,對內地演員根本不熟悉,乾脆選了一名小愛豆,美其名曰是給新人機會。
對於這個選人結果,基本上在遲妤的預料之中。
四位導演對她根本不熟悉,沒必要一上來就套近乎,對她的歸屬權爭奪一番。
而假如不是這種爽文劇本,那麼就會陷入更加棘手的情況。
遲妤手心潮溼,臉色漸漸有些僵硬。
結果不出所料,16位演員四四成組,候場室只留下遲妤。
饒是知道演播室無數機位已經對準了她,只為抓拍到某個有話題又有看點的瞬間。
遲妤依然鬆了鬆肩膀,只是對鏡頭微笑,等待導演組喊“cut”。
這樣的結果早該想到。
只是如此的一番操作,再加上後期製作的添油加醋,不知又會發酵成什麼樣。
丟人好像也沒太大所謂,可對顧淵……
中場休息,遲妤躲進了衛生間。
誰知道導演組這幫老六會不會在休息室放攝像頭陰人。
“誒,裴老師,你們組的xx聽說不是挺會炒作的嗎?演技好像也一般,你怎麼選她了?”
門外傳來洗手池的水聲,兩個女人的聲音也一同傳來。
裴老師就是第一位導演的心儀演員,第二位聲音有些不熟悉,隱約感覺好像是第三組的組員。
聲音不大,但密閉的衛生間像一個天然的收音室,被坐在馬桶放空的遲妤聽了個一字不漏。
“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