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大膽的改變 (第1/2頁)
中國製造投資567元是真的嗎 大木參天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趙飛,扔下飯盒,對小白說:
“小白,能不能生產最佳化10倍電量電池的裝置?”
“當然可以,電池原理上沒有改變,只是材料要使用新的材料,原來的材料也要提高純度,材料內的原子全部規律化排布,原子級別的尺度要求。”
“那生產成本和速度呢?”趙飛問
“差別不大,反正都是原子級的處理方式。”小白回答
“能不能把上次生產的2倍電池最佳化裝置,改造成10倍的?”趙飛問道
“沒問題,改變程式內建資料就可以了,需要增加的碳元素會從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中提取。你把主模組放在基地上,我來修改。”小白回應
“好的,小白。”
趙飛拆開電池最佳化器,把主模組拆出來放在製造基地上,光幕慢慢掃過,很快完成了資料更新。趙飛重新裝好電池最佳化器,接上電源。然後把手機電池又摳了出來,放在機器送料端。幾分鐘後,電池從出料口出來了。趙飛拿出電池,虛擬屏上顯示
“發現初級儲能裝置,可儲存65AH。”成了!
趙飛去手機市場,又買了一堆的各款電池。回到工廠,趙飛把新買的電池全部用新機器最佳化成10倍電量的電池。測試完成。趙飛繼續用基地掃描自已購買的一切生活用品,把資料儲存進資料庫,完善自已的產品資料庫。當然,不能直接就把資料存進資料庫,必須做一定的處理。去掉隨機的雜質,產品的原子構成儘量規律化,這樣才好壓縮資料,節約空間;這些產品的功能和掃描出的構成資料一一對應,也更容易讓趙飛分析理解掃描出的原子資料。
正忙著,叮鈴鈴,趙飛的手機又響了。
“啊飛,晚上有空不?一起喝一杯?”是老大的電話
“沒問題,還是上次的地方!”趙飛回應
“好的,晚上見!”老大掛了電話,趙飛心想,不會還是上次的事吧。上次自已不想惹麻煩,糊弄了過去。這次要還是追問,要不要搞個裝置出來,專做機械加工呢?反正要推出外星技術,先做個簡單的試試水。原料進來,按圖紙輸出零件。不做任何材料的改變。這樣只需要掃描和製造模組,不需要儲存和設計。
“小白,能不能做一個機械加工裝置。掃描圖紙,按圖紙把材料變成零件?”趙飛詢問小白
“這個簡單,只是輸入材料可能不同,要有一個材料結構掃描的部分,這樣生產的時候才準確。”小白回應
“如果只做減法,不管材料結構,固定材料後,把多餘的材料分離就好。”趙飛說“這樣還可以降低裝置的複雜程度。”
“這樣設計也可以,只是材料本身的缺陷就無法避免了。”小白回應道
“沒關係,現在行業還沒融合,機械加工就只是機械加工。先不管材料技術的問題。”趙飛回應
“那樣簡單,我現在就可以完成設計。”小白說
趙飛上料,小白控制製造基地生產模組。很快幾個模組生產好了,趙飛組裝起來。這是一個立方體模樣的裝置,正面是一個推拉門。拉開門可以看見一個平臺,材料就放在平臺中間。關上門後,一束光從上到下慢慢掃過材料。材料看起來好像沒什麼變化。開啟門,拿起材料,才發現材料已經被切割了。輕輕一動,材料上多餘的部分紛紛掉落下來,剩下的就是加工好的零件。零件表面光潔,沒有任何加工誤差,至少現代技術測不出誤差。雖然效率稍微低點,但做高階加工也夠了。不夠用將來再增加裝置就好了。
晚上,趙飛鎖好廠房。打個滴滴去赴約了,晚上要喝酒,車就不開了。
到了夜市,老大已經到了,點了不少燒烤和啤酒。
“老大,有什麼喜事啊,怎麼想起今天喝酒啊!”趙飛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