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製造技術大學中度過的四個月裡,學員們接受了嚴格而全面的實際操作訓練。這段時間不僅讓他們深入瞭解了製造基地的工作方式和流程,還培養了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透過親身體驗各種製造工藝和裝置,學員們對產品設計、材料選擇、加工工藝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這為他們日後獨立設計產品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激發了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創造力。此外,這段訓練經歷還幫助學員們建立起了嚴謹的工作態度和質量意識,為未來成為優秀的設計工程師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接下來的三個月裡,劉峰開始了他的設計課程之旅。這三個月的時間,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學習和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已的設計能力。而在最後的三個月畢業設計階段,劉峰憑藉著自已積累的學習經驗,展現出了非凡的創造力和才華。

他設計出了一款獨特的微觀輔助設計軟體。這款軟體匯聚了各種各樣的微觀結構資料,能夠為設計師們提供強大的輔助支援。透過這款軟體,使用者可以將宏觀零件放大至微觀組成部分,實現從宏觀到微觀的完美過渡。儘管軟體的介面略顯簡陋,但它卻極大地降低了學習微觀技術的難度。無論是對於學生們來說,有助於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微觀技術;還是對於實際的設計工作者而言,都能提供有力的幫助,提高設計效率和質量。

張馳原本所學的化學領域與原子製造最為貼近,但隔著骰盅搖骰子的方式引發化學反應並得到所需產物,對反應環境和條件的要求極為苛刻。然而,原子製造技術使得複雜的有機化學生產變得輕而易舉。隨著原子製造的普及,許多產品能夠一次性完成製造,導致一些作為反應中間物的化學品失去了需求。於是,張馳果斷放棄了化學品製造這一方向,轉而致力於研究產品在使用條件下的效能穩定性。他成功研發出一種適用於多種產品的外包保護層,該保護層具有化學性質穩定、耐磨、耐腐蝕、抗光抗紫外線以及不粘油、水等特性,可以廣泛應用於各類產品。不過,這種產品無需實際生產,只需將其結構資料錄入資料庫,任何設計師都可以直接呼叫這些資料來保護他們的產品。

這批學生在經過系統的學習和實踐後,具備了紮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也掌握了先進的原子製造技術。他們在學校裡積極參與各種專案和實驗,不斷提升自已的能力和水平。由於他們的出色表現,畢業後很快就受到了各大企業和機構的關注和青睞。這些新組建的設計部門紛紛向他們丟擲橄欖枝,以高薪聘請他們加入。這些學生們憑藉著自已的實力和才華,迅速成為了各個領域的佼佼者,為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沒過多久,市場上就湧現出了一大批嶄新的產品,這些產品給人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體驗和便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種薄如紙的顯示屏,它具有令人驚歎的柔韌性,可以輕鬆地拉開和捲起,彷彿一張柔軟的紙張。這種顯示屏不僅可以貼在牆上,瞬間將整面牆變成一個巨大的螢幕,還可以貼在桌子上,讓普通的桌子搖身一變成為功能強大的桌面顯示器。而且,更令人驚喜的是,這個顯示屏還是一種高效的太陽能電池,這意味著它無需依賴外接電源就能正常工作,真正實現了綠色環保和便捷使用的完美結合。

比如說,有一種像藥丸一樣大小的機器人,可以透過遙控操作來完成消化系統內的手術。這種機器人可以透過口服進入人體,然後沿著消化道移動到需要治療的部位。一旦到達目標位置,它就會展開並開始執行手術任務,如切除腫瘤、修復組織或釋放藥物等。醫生可以透過外部裝置對機器人進行遙控操作,確保手術的準確性和安全性。此外,這種機器人還可以配備各種感測器和攝像頭,以便醫生實時瞭解患者體內的情況,並根據需要調整手術方案。這樣的技術不僅提高了手術的效率和成功率,也減少了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