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青松和馬武這些宇航員在拼命訓練的時候。

BZ市,建木二號基地。

經過大半年的建設,這裡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僅建木二號基地進入了最後的除錯階段。

而BZ市現在已經變成一個真正的航天基地,質量投射器設計製造工廠、宇宙飛船建造工廠、發動機工廠、燃料生產工廠等配套設施工廠一應俱全。

趙紅星作為東唐航天局的負責人,又是宇宙開發委員會的高層之一,他已經瞭解到各個系統的進度。

目前建木計劃進度已經到達接近完工,建木二號基地的主體已經完成,環型飛艇連線的磁真空纜繩也可以使用。

“老馬,對於磁真空纜繩的激發實驗,我們已經做了8次,沒有什麼問題了,今天就將質量投射器安裝到建木二號基地裡面吧!”趙紅星將一份測試報告遞給馬院士。

馬院士翻了翻報告,發現趙紅星他們還做了頂膜刺破測試,情況和他們預想的差不多。

至於為什麼沒有質量投射器,趙紅星他們為什麼還可以做這個頂膜刺破實驗質量投射器和鎢棒投射器是原理一樣的,所以他們直接借了一臺鎢棒投射器進行了測試。

什麼是頂膜刺破實驗

頂膜就是整個質量投射器系統之中,那一層佈置在60公里處環型飛艇上面的單向磁真空薄膜,目的就是防止磁真空管道出口的空氣倒灌。

而刺破實驗,就是為了測試這個薄膜會不會影響投射飛船透過。

馬院士在報告上知道刺破實驗非常成功,趙紅星他們以投射飛船差不多的速度,成功突破了頂膜出口。

他又翻了翻高雄市的建木一號,他們也進行了相關的測試,兩個基地的實驗資料進行交流之後,他們已經非常有把握將投射飛船發射到外太空了。

“質量投射器先不急,我們先給那560米硬式真空管道安裝超導電磁導軌。”馬院士將報告還給趙紅星說道。

趙紅星想了想:“這樣也可以。”

建木二號基地。

巨大的硬式真空管道里面,工人將一塊常溫超導體透過頂部的吊機,吊到指定的位置。

趙紅星和馬院士在不遠處看著工人施工。

“這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趙紅星笑著打趣起來。

“六條超導導軌,一條造價20億華元,確實是白花花的銀子。”馬院士笑道。

“幸好現在國內可以自己從海水之中提煉白銀,不然這國際銀價可能要上天了。”趙紅星看著銀白色的常溫超導體說道。

“那倒也是,袁全博士的能力還是頂呱呱的。”馬院士讚歎不已。

趙紅星可是知道袁全現在那幾十億的身家:“人家現在可是億萬富婆,銀河科技還真捨得。”

“有舍才有得,千金買馬骨,吃相太難看,誰願意幹。”馬院士若有所指的說道。

“哈哈,老馬咱們誰跟誰,不要拐彎抹角。”趙紅星苦笑起來。

“不說也罷。”馬院士搖搖頭說道。

其實這幾年國內的官方科研機構,還是有很大的改變,主要是銀河系科研體系的崛起,打破了國內學閥的壟斷地位。

揮舞著鈔票和強大科研環境的銀河系科研機構,拿著鈦合金鋤頭在瘋狂挖牆腳,搞得官方科研機構非常被動。

這種競爭下,為了出成果和保住飯碗,很多學閥不得不放開一些潛規則,讓一些新鮮血液補充進去。

不然在這樣下去,他們自己不完蛋,上面也要出手整頓了。

特別是在材料學方面,銀河系的科研力量和成果可以力抗全世界,畢竟原子操縱技術、常溫超導體、全氮陰離子、亞金屬系列、石墨烯碳奈米管、泡沫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