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豪傑已經看過陸河縣X射線鐳射器基地的建設進度。

從目前情況來看,由於技術相當成熟,工程預計在今年十一月份到十二月份可以竣工。

然後調整和初步實驗兩三個月,也就是說鐵銀常溫超導體,預計在明年四月份可以小規模量產。

一旦擁有常溫超導體,銀河科技的晶片就必須上馬了。

所以這一次張汝京離職,對於黃豪傑而言是一個機會。

他需要一個對於晶片行業瞭如指掌的人,來給銀河科技的晶片公司掌舵。

而張汝京就非常合適,對方對於晶片行業的工廠建設非常拿手,而這正是黃豪傑需要的。

加上對方人品還可以,黃豪傑決定和對方接觸一下,看看是否可以將張汝京拉到銀河科技來。

不過由於超導量子晶片的資料完整度非常低,截止目前不過是8左右。

黃豪傑已經決定,先生產超導電子晶片。

事實上超導量子晶片和電子晶片的工藝大同小異。

自從20世紀後半葉計算機技術大行其道,人類進入資訊時代。

隨著計算機晶片的整合度越來越高,元件越做越小,積體電路技術現在正逼近其極限,而摩爾定律也即將失效,電子晶片的效能已經差不多到極限。

而且儘管計算機的執行速度與日俱增,但是有一些難題是計算機根本無法解決的,例如大數的因式分解,理論上只要一個數足夠大,這個難題夠目前最快的計算機忙幾億年的。

所以新的計算機,就必須提上日程了。

目前未來計算機的路線上,主要要三條路,分別是:量子計算機、光子計算機、生物計算機。

量子計算機,也分非常多分支,而超導量子計算機是目前最有前途的,其他還有光量子、離子阱、超導電路、金剛石色心和半導體量子點都是有希望用來做量子位元,也就是量子計算機。

光子計算機,同樣是有非常大的潛力,當然和量子計算機一樣,材料是一個大問題,如何設計也是非常麻煩。

至於生物計算機,這東西又叫DNA計算機或者分子計算機,外國人早就研發過了,運算速度也非同凡響,但是如何讀取資料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而黃豪傑現在手上擁有常溫超導體技術,他當然傾向於超導量子計算機。

另外那8量子晶片技術資料,也不是完全用不到。

他發現其中有一種技術可以用在晶片工藝上面。

就說一下目前的電子計算機晶片工藝,晶片的製作過程和米粒家所處的水平(因為東島和大陸現在處於分治狀態,所以東島的晶片技術不等同於東唐)。

矽,這玩意兒需要氯化了再蒸餾,可以得到純度很高的矽,切成片就是我們想要的矽片。

矽的評判指標就是純度,你想想,如果矽裡有一堆雜質,那電子就別想跑順暢。

太陽能級高純矽要求999999,這玩意兒全世界超過一半是東唐產的,早被玩成了白菜價。

晶片用的電子級高純矽要求99999999999別數了,11個9,又稱為11N,幾乎全賴進口

聽說蘇省的鑫華公司正在研發,計劃初步實現年產05萬噸,而東唐一年進口15萬噸。

高純矽的傳統霸主依然是漢斯Wacker(瓦克化學)和米粒家Hemlock漢姆洛克,米日合資,東唐任重而道遠。

接下來是晶圓,矽提純時需要旋轉,成品就是圓柱形的。所以切片後的矽片也是圓的,因此就叫“晶圓”。

切好之後,就要在晶圓上把成千上萬的電路裝起來的,幹這活的就叫“晶圓廠”。

那麼以目前人類的技術,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