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到了村口人最多的地方,張鳳蘭借了個高板凳,唰唰就把那張紙給貼了上去,和村裡表揚“五好家庭”的大喜報放一塊,格外的諷刺。

村長抽著旱菸,眯起眼,“鳳蘭,你這是在幹啥哩!”

“村長,你給我評評理!要不是我心善,孫桂枝這年頭吃我的喝我的這麼多,已經是仁至義盡,我現在看她家對我家不好,我不想給了,她還好意思找我家麻煩?”

張鳳蘭平日說話那嗓子粗得很,這會兒一副柔柔弱弱的樣子,還真裝的忒像。

【呼,咱媽還會夾子音啊。】

張鳳蘭本來裝的四平八穩的,因為這句差點破功,堪堪繃住了。

村口本就是八卦聚集所,這會兒在許大娘的帶領下,呼啦啦,一大隊人馬趕來。

“老天爺誒,之前我只知道鳳蘭待孫桂枝家不薄,這林林總總一列下來,居然這麼多零碎東西。”

“這少說也上百了吧?”

“孫桂枝真不是個東西,別人都待她家這麼好了,還汙衊人家閨女,白眼狼,呸!”

這些農村婦女一個比一個能說,孫桂枝就算想要反駁兩句,可她一人之力也敵不過這麼張嘴啊,半捂著臉,“嗚……嗚,我不活了。”

活這麼大,就沒這麼跌份子過。

張鳳蘭指著這張紙,“我這個人行的端,坐得直,這裡每一樁每一件都是我給你的,我以為人心能換人心,誰知道呢?”

【咱媽扮起委屈來,真是一絕。】

【孫桂枝這人最大的特點就是要面子,咱媽這是往人軟肋上戳。】

【不過有一說一,她要真要面子,她怎麼好意思一次又一次地找姜家要東西呢?就是假要面子。】

【是咱媽人美心善,要是別人啊,遇上她這樣的,早給她兩杵棍趕出去了。】

張鳳蘭聽著這心裡話,也若有所思。

這鄰居這副德行,都說孟母三遷,再加上阿陽和寧寧成績也不錯,繼續在村裡讀書恐怕是耽誤了他們,如今老大的生意也搬到鎮上去了,為了回家還得兩頭跑。

都說“人往好處走,水往低處流”,是不是該謀劃謀劃了,搬到鎮上去?

嗯,就這麼決定了,等把老大的婚事一辦,就可以著手搬到鎮上去。

不過村裡房子長時間不住,就會被人佔了的,賣了又不值錢。

可得好好想想。

*

這件事之後,孫桂枝和王翠花更加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她們想搬家逃離菖蒲村,不想走到哪兒都被人指指點點,罵白眼狼。

可是現在沒了姜家的救濟,孫桂枝連維持生計都難了,哪還有錢搬家,只能少出來,避免跟姜家碰上。

她沒想到姜家張鳳蘭這麼惡的,把事做絕!

一晃天氣越來越冷了,學校裡也放假了,但姜保家的店生意卻是越來越好了,因為快過年了,大家荷包暖和了,都想在過年前添置點新傢俱回去。

姜陽和姜寧便去店裡幫忙,每一個買傢俱的人,姜陽還親手動筆,送一副對聯和一個“福”字。

別看這是小禮,但很多人就是為了這羊毛而買,在後世經歷了各種湊滿減,為了贈品而買一堆不用東西的姜寧深諳其道。

她在一邊默默看著姜陽拿毛筆寫字時風流倜儻的樣子。

【三哥真是有才。】

【三哥你可要努力活,到六十歲自己寫“壽”字。】

姜陽笑容一凝,收了回去。

姜保家和姜衛國怕妹妹凍著,所以一個買了毛線帽子,一個買了手套,姜寧戴著個兔子耳朵的帽子,毛茸茸的手套,面板又白,玉雪可愛,真像廣寒宮裡的小兔子一樣。

她這樣站在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