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克.布林曾無數次幻想過人類正式與外星文明接觸的時刻,無論是以何種方式,那肯定都會是重塑三觀一般的震撼人心。

可他怎麼也沒有想到,他會在人類與地外文明正式接觸之前就提前感受到重塑三觀的震撼究竟是什麼感覺。

當他激情滿滿的大吼,血壓飆升的盯著詹姆斯時,他期待著一次激動人心的英雄時刻。

一個回合之前,布蘭登.羅伊在關鍵進攻中單挑科比得手時,現場的氛圍已經火熱到了最頂點。

所有人都期待著詹姆斯的那個回合,就像《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在經歷了兩部電影的鋪墊後,所有人都期待著託尼.斯塔克打那個響指。無論這個響指是否打成功,都將是一切的終結和高潮。

結果,託尼.斯塔克居然把手套摘下來扔給了一臉懵逼的美國隊長,然後一臉懵逼的美國隊長還沒反應過來就被滅霸一刀斬首,全劇終。

這就是剛剛球場上發生的一切,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就算是這個世界上最腦殘的編劇都不可能寫出這種劇情。

但詹姆斯在現實中演繹了這一切,當希望之光照耀在他身上時,他居然在耀眼的燈光下拉屎。

對,保羅.皮爾斯也幹了,但他好歹是拉到了對手嘴裡。

詹姆斯呢?他拉到了科比這個隊友身上。

邁克.布林簡直不敢相信自己剛剛看到的畫面,他1985年進入籃球解說行業,1991年開始解說nba,2006年成為espn首席解說。

他在籃球行業幹了21年,經歷過無數規則和版本的更迭,見過無數球員來來去去。在今晚之前,他可以說,籃球場上沒什麼他沒見過的場面。

可今晚之後,他沒有勇氣再說這句話。你永遠不會知道勒布朗.詹姆斯這樣的球員,會給你帶來什麼意想不到的表演。

歷史上不是沒有不敢承擔責任,不敢投關鍵球的明星球員。

這些球員在關鍵回合接到球的瞬間就會把球再傳出去,雖然這種行為很難得到尊重,但起碼他們沒有讓那些敢於承擔責任的人失去機會。

勒布朗.詹姆斯呢?他不敢承擔責任,但他卻偏偏擺出一副敢於承擔責任的樣子。他非要一直運球到最後5秒,在已經沒有時間的一瞬才把球傳出,把難題交給隊友。

這簡直太荒謬了,邁克.布林想不到任何理由去解釋這種行為。

這就是為什麼,羅傑剛剛表達了對詹姆斯的鄙夷。

他還從未如此這麼鄙夷過一個對手。

實話實說,關鍵時刻疲軟是很多球星身上都有的毛病。

羅傑曾經的那些對手中,卡爾.馬龍、克里斯.韋伯、帕特里克.尤因、大衛.羅賓遜等等,他們都無法在關鍵時刻統治比賽。

可他們中沒有任何一個,會用剛剛那種極其不負責任的方式去處理球。

其他人在關鍵時刻就算沒有終結比賽的機會和勇氣,也會第一時間把球傳出去。

但詹姆斯總是想得太多,他會想,自己如果不承擔責任會不會被恥笑。但如果強行投籃,所有輸球的過錯又都會落到他身上。他很聰明,非常聰明,所以他永遠在計較得失,永遠在算計。

他不是一個純粹的運動員——在商業化時代,世界上就沒有純粹的運動員,可詹姆斯連保持基本的純粹都做不到。哪怕是在場上,他想的也不單純是勝利。

所以,當他叫隊友們拉開並運球的那一刻,也許他真的是想承擔責任。但即將出手的瞬間,他的腦子裡又在想投籃不中的後果,而這種想法會讓他臨時做出傳球的決定。

他被外界的聲音裹挾,被巨大的壓力裹挾,又被自己的想法裹挾。

這就是勒布朗.詹姆斯,永遠打得擰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