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冰棒廠的難處 (第1/2頁)
重啟90年代全部短影片 臭寶皮皮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周芝嘆息一聲,“也說不上什麼事情,但就是麻煩的很。
你也看到冰棒廠的位置,說是工廠誰能相信?”
沈槐安點點頭,冰棒廠就是個百姓家的小院。
“跟你趙哥說話的那人,是工商局局長的兒子徐子穆。
仗著自己的關係,三天兩頭過來一趟,吃拿卡要。
冰棒廠就受著人家管,而且還讓人家拿地理位置說事,你說怎麼解決?”
沈槐安全明白了,“趙哥這三天兩頭請對方吃飯,也不是個長久的事情。”
“誰說不是呢?錢也送過幾次,飯也請吃了。
誰知道沒結束,反而更加變本加厲。
這麼磨下去,我看冰棒廠也別開了。”
說起這事兒,周芝就滿臉愁容。
“我說讓你趙哥斷了聯絡,以後再來就不搭理。
要是不讓幹了那就不幹,離開他還活不了了?
但你趙哥卻說雖然有點委屈,但看不能搭上徐子穆這條線。
以後做點什麼事情也能方便。
但是這麼長時間下來,我看著這人就是個白眼狼,怎麼也不可能喂的飽。”
她跟沈槐安說了一大堆,末了心情也好受了點,然後一拍大腿道:
“嗨,我跟你說這些幹嘛,你也不懂這些。”
沈槐安笑了笑,看了眼時間,也差不多到時間了。
於是幫著把冰棒搬上車,不疾不徐的朝著城南工地駛去。
腦海中想著事情。
徐子穆就是典型的想要撈外快,但又沒有什麼好的賺錢門路。
加上整天無所事事,所以才盯準冰棒廠這隻綿羊薅。
1991年是個瘋狂的年代,人心浮躁且不安分。
經過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後,國企、政府單位面臨裁員風波。
有的人想著法子送禮,死活不想下崗,就想保住鐵飯碗。
有的絞盡腦汁想離開單位,去南方下海經商。
這個年代兩個極端,每天都在上演這種事情。
電視上報道也好,報紙上宣傳也好,很多人都覺得南方有黃金,都想去碰碰運氣,看能不能也撈一桶金。
這種想法的在有些關係的人身上,體現的更加淋漓盡致。
沈槐安判斷,這個徐子穆就是那種想要出去闖闖,但卻被老子按住,讓他老老實實接班的那種人。
年輕人誰能沉住氣,都想去更大舞臺闖闖,誰也不想窩在一畝三分地不動一動。
一邊老爹按著不讓動,一邊又按耐不住悸動,還想要賺錢。
所以就尋摸到這裡,把冰棒廠當成了出氣筒。
這些都是沈槐安根據以往的經驗,還有歷史背景做出的判斷。
具體什麼情況,那要徐子穆說出來才知道。
思想結束,目的地也到了。
他推著三輪車走進去,時間點恰得很好,工人們也陸續醒過來。
看到他過來又慢慢圍了上來,然後吃上冰棒再陸續的分散到各個崗位。
就這麼不疾不徐的,1300根冰棒再次銷售一空。
沈淮安也摸清工地的銷量了,1300根其實正好,有的會一次性吃兩根,有的也不會每次都買。
反正多了少了都這些冰棒,大差不差的樣子。
跟自己預料中的一樣,再次收入91塊錢,今天一天賺了203。
打完收工,下午就不繼續買冰棒了,留下的時間用來學習。
但他跟李連山約好了,等三點多鐘的時候,他會再來進次貨。
沈槐安騎著三輪車回到冰棒廠,就等著三點鐘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