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之樂園 第十二章 脫殼中 (第1/5頁)
火樂園怎麼撿火星最快 望沙2020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科幻故事《火星樂園》第十二章脫殼中
在青山養老院的建築設計上,王超改進配備了採用了末日逃生芽孢膠囊救生丸的技術。這項技術還是建築博士兒子肖劍在上次父子談話中建議的,並且後來把建築設計圖完成後發給了王超。這個設計理論是根據細菌芽孢在極端化境生存的原理的概念打造的。
很多年了人們對末日逃生都很有想法,世界各地都花樣翻新的設計出了逃避核打擊的各種居住空間,有鋼筋混凝土的防空洞,有末日逃生地堡,有利用廢了的礦山礦洞改造後作為避難的手段,但是這些設計共同的缺陷就時間量。
因為從核爆炸落地開始人們只有2040秒的自救逃生時間,並且今後核戰爭的發生也許都是沒有預警的,就算是再多的地堡和防空洞,人們從擁擠的高樓市政逃離到避難建築物裡面最近的也要20分鐘,在這個情況下那些所謂的末日逃生的地堡就是一個心靈安慰劑。
肖劍模仿的芽孢救助殼建築,靈感來自於細菌芽孢,比如肉毒梭菌的芽孢在沸水中要經過5至95h才被殺死;巨大芽孢桿菌芽孢的抗輻射能力比Ecoli細胞要強36倍。芽孢的休眠能力更為突出,在常規條件下,一般可以保持幾年至幾十年而不死。據文獻記載,有的芽孢甚至可以休眠數百至數千年。
最極端的例子一塊有2500萬4000萬年曆史的琥珀,至今從其中蜜蜂腸道內還可以分離到有生命的芽孢。芽孢在極端環境生存的的這些特性不就是人們在核戰爭中需要尋求的保護,因為它是生物界中抗逆性最強的生命體,在抗熱,抗化學藥物和抗輻射等方面,十分突出。
這個也是肖劍在火星上初期開始設計居住屋使用的靈感來源,因為火星的大氣層很薄弱,來自太陽和太空的輻射很強烈,還有不時的流星隕石對火星的襲擊,肖劍設計的模仿細菌芽孢的膠囊居住殼可以抵禦火星的惡劣環境,抗輻射,抗打擊,上次父子見面談話中,肖劍看到王超憂心核戰爭人們殘留生存問題,肖劍就把自己設計了模擬芽孢的生存建築改成了迷你版的芽孢膠囊殼設計發給了王超。
根據生物模擬建築學設計,首先芽孢設計的外觀就是模擬放大了細菌芽孢的機構,芽孢的結構看似複雜,但肖劍設計的相當簡單,形狀像橄欖球,最裡面為核芯是就是人員逃生藏處的空間,存貯生命最基本的生活物質,芽孢建築的外殼是雙層抽真空的防火防輻射隔熱的材料澆築的包裹體。
一個個芽孢就像一個個小的蛋殼衛生間配套給每個單元,但又獨立於各個建築單元。災難來了只要人在家,能夠在有效的幾十秒逃生時間裡進入芽孢掩體裡面,無論是山崩地裂,世界末日,芽孢膠囊仿生殼在災後,像一個個建築蛋蛋完整的躺在一片在廢墟里,只要芽孢殼是完整的,不會被壓爛破損,被輻射摧毀,裡面人就是安全的。
原子彈威力主要靠早期核輻射、放射性物質殘留、衝擊波、高溫等造成殺傷。衝擊波和高溫的防護,只要是在足夠堅固、足夠厚的掩體中人就可以活下來,等核爆炸2周後90的輻射都衰減了,人們就可以開啟芽孢膠囊逃生器出來,這樣的話核戰爭後就可以生存很多的人。
過去人們無奈的低頭認命是因為,一顆原子彈即將爆炸時,逃也沒有用,你也逃不掉,高溫會把你體內的血液蒸發殆盡,衝擊波會瞬間把你震成影子,就算你逃過了這些,也逃不掉輻射,所以即使你倖存了下來,下輩子也只能在痛苦中死去。
過去的很多人自嘲自虐無助的說,核戰爭開始了,正確的做法是離原子彈越近越好,原子彈爆發的溫度瞬間可達上千萬攝氏度,這意味著你能瞬間蒸發,渣都不留,也不留下一絲痛苦,比起痛苦死去,這樣的死法更明智。
按照兒子肖劍的設計,王超定製了迷你芽孢膠囊逃生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