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便是試船,陳海開著船離開碼頭,先是勻速跑出幾里,離開碼頭.
往來的船隻相對少一些之後,陳海便開始提速,直到將碼力拉到最大,柴油機依舊沒什麼雜音,一直口氣跑了十多里再折返回來,前後花了半個小時左右。
“吳阿公,船我們也挑不出大毛病,但畢竟有些年頭了.
我們幾個年紀都不大,從家裡得不到什麼扶持,就這艘船還得三個人湊錢。四萬九對我們來說還是太貴了,吳阿公你看著少一些。”看到陳海打來的眼神,陳洋知道他對這條船是滿意的。
阿杰腆著臉道,“是啊,吳阿公,船上就一副手拋網,我們手頭本來就比較緊張,有了漁船後面還要買不少地籠,延釣繩,又是一筆開銷呢。
您看現在出海打漁的都是一幫上了年紀的,年輕人都出去討生活,我們幾個也是想把海邊這份打漁文化的事業傳承下去,您老也適當支援一點不是?”
陳洋和王友軍同時一臉詫異地看向阿杰,這小子也沒讀幾年書說話卻一套一套的,砍個價還上升到繼承漁業文化的事情上面去了,這張破嘴可以啊。
“也是啊。”吳國富感慨一聲,“我兩個兒子就嫌打漁辛苦,收益不穩定,一個去市裡菜市場賣菜,一個去了縣城開雜貨店。
女婿倒是想來開船,但那毛躁性子就不是能出海討生活的料。也是難得有你們這樣的年輕人願意留在村裡打漁。”
“這幾個年輕人家境是不太好,也算是我看著長大的,買條二手船還得東拼西湊,老吳你幾個子女都還孝順,各自營生不錯,你也不缺這點養老錢,看著少一點。”王友軍也在旁邊說了一句。
“也行吧,我給你們少兩千。”吳國富點頭道。
“四萬七不吉利,也別少兩千了,一口價四萬三.....”
“那不行,那不行,少得太多了。”吳國富連忙搖頭。
一番討價還價下來,吳國富咬死在四萬五,一分錢都不肯再少。
陳洋幾人商量了一下,覺得可以接受,關鍵是海邊實在沒什麼搞頭了,就算是跟馬克武的釣魚船出海現在已經漲到七十一張船票,三個人便是兩百一,消費高不說還有諸多不便。
租船出海一天租金也有兩百左右,包月便宜一些,像這樣的一個月也不會低於四千五。油費,船出了故障還得自己料理。
相比起來自然是買船划算,陳洋幾人當即把錢付了,並在王友軍的見證下雙方簽了一張買賣合同,交錢提船。
“你們幾個買了船,就算是有自己的營生了,以後踏實做事,要是打算長期做這一行,就抽時間去把水上資歷證明,水手,機工證這些都辦了。
不要嫌麻煩,以後口子會越收越緊,早辦早省事。”王友軍看著一臉振奮地三人道。
“我二哥有二類船舶駕駛證,我跟阿杰現在辦這些證明要哪些手續?”別拿村長不當幹部,政策上的一些東西對方知道得比大多數人都要早。
但凡上面推行的一些東西,剛開始門檻肯定會鬆一些。陳洋重活一世,清楚辦這些證還真有必要。
“倒也不麻煩,先村裡給你們開一張證明,然後你們去縣醫院辦張健康證。後面再按部就班考證就行。”
陳洋請教了一些事,由陳海開著船回水貝村,陳洋則開三輪車載著王友軍,阿杰回去。
買了船可不能簡簡單單就出海。吳國富年紀大了,船上作業的工具有限,也沒想著添補。
陳洋三個人自然得添些作業工具,柴油也得再打一些,除了柴油機裡面需要加滿,還得留一桶在船上備用。
不過對於陳老太這種老人來說,買了船出海前祭拜媽祖才是最重要的。
二嫂戴萍聽說家裡買了船,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