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開打,雙方派出第二陣容。

羅傑是替補陣容裡唯一核心,爵士則依舊是團隊化的打法。

當斯隆不顧一切的對羅傑進行包夾,黃蜂角色球員沒能站出來替羅傑分擔壓力。

幾次機會不錯的空位出手都偏筐而出,最多時曾一度讓爵士將分差拉開到了14分。

好在,保羅回來的夠早。

當陣地戰有人持球撕開防守,羅傑改打無球后的效率直線上升。

爵士堅決包夾也做不到全面封鎖,被羅傑在第二節下半段迎來了一波爆發。

最後兩分鐘時間裡,羅傑迎著防守連中三記三分球,幫助黃蜂將比分追上。

45比50。

分差縮小到了5分。

即便爵士全員拼命,黃蜂角色球員手感一般,但上半場打完,爵士領先的分數依然沒有多少。

“爵士隊主要強在他們的鐵血防守,單論進攻,他們跟黃蜂差的遠了,黃蜂能憑藉雙羅組合的發揮咬緊比分,一旦角色球員們找到手感,爵士可就危險了。”張合理說道。

“沒錯,爵士距離總冠軍球隊仍有差距,他們進攻端缺少爆發延續性,這將成為限制爵士更進一步的阻礙。不過從爵士上半場的表現來看,他們G3回到主場做得很棒,頑強不放棄的精神同樣值得人們學習。”孫正平點評道。

下半場比賽開打。

爵士延續了他們上半場的防守強度,雖然遠投命中率一般,但憑藉德隆和布澤爾的高位擋拆,加上奧庫、基裡連科和米爾薩普的發揮,還是將分差迅速拉開到了兩位數。

拜倫-斯科特站在場邊一臉焦急,立刻改守聯防,想從根源上限制爵士的擋拆進攻。

防守端帶來的變化起到了一些作用,黃蜂透過防守反擊打出了一波11比2,將分差追上。

爵士主場的謾罵聲正在變小,球迷靜悄悄的,大氣都不敢喘。

他們怎麼也沒想到,黃蜂的一波流攻勢說來就來。

在極短時間內就成功迫近比分,真不愧是場均得分排名聯盟第一的球隊。

關鍵時刻沒有超級球星站出來接管進攻大旗,這一直是爵士隊的硬傷。

爵士來到了最為艱辛的階段。

斯隆連著叫了兩個暫停,布澤爾才終於站出來幫球隊穩住局勢。

面對韋斯特,布澤爾打得並不強硬,但罰球線兩側的中投神準。

擋拆後接球跳投,兩側中距離連續命中,幫爵士減緩壓力。

若不是羅傑在最後0.8秒助攻佩賈投進底角三分,爵士還真就完成了三節領先的壯舉。

三節打完,75比75,兩隊戰成平手。

末節決戰,羅傑率領的第二陣容依舊不好得分。

強如羅傑也有手感冰涼的時候,面對夾擊強投三分打鐵,突破分球找隊友,隊友也投不進。

多虧黃蜂替補控衛丹尼爾斯擁有豐富的季後賽經驗,總能在人堆裡找到無球跑位的羅傑,黃蜂這才勉強咬住了分差。

直到比賽最後29秒,羅傑吸引包夾助攻韋斯特中投打進,比分來到了98比98。

爵士球權,傑裡-斯隆果斷請求暫停。

“比賽時間還剩下29秒,就算爵士最後一攻把時間壓到最後,黃蜂依然有打最後一攻的機會。”

“據資料統計,黃蜂這賽季的關鍵球得分是聯盟第一,最後30秒內分差在2分左右的比賽,他們更是一場也沒輸過。”

“黃蜂首發有四個全明星級別的得分點,打關鍵球是有優勢的。”

“反觀爵士這邊能供選擇的球員並不多,大機率還是德隆+布澤爾的擋拆起手式,相對要弱上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