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明星週末的狂歡過後,NBA賽場再次燃起了硝煙。

各支球隊為了季後賽名額,開始最後的衝刺。

與上賽季相比,今年的交易截止日顯得異常平靜,但仍有幾筆交易在聯盟中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火箭與國王之間涉及7名球員的交易。

在這筆重磅交易中,國王將大前鋒托馬斯·羅賓遜、小前鋒加西亞、霍尼卡特以及一枚次輪選秀權送至休斯頓火箭,換取了帕特里克·帕特森、阿爾德里奇、託尼·道格拉斯和一部分現金。

這一舉動無疑給兩支球隊都帶來了新的變化。

托馬斯·羅賓遜,這位12年的首輪5號秀,曾被視為國王的未來之星。

可惜,儘管羅賓遜擁有不俗的天賦,卻始終未能在賽場上打出應有的身價。

本賽季至今,羅賓遜為國王出戰51場,場均貢獻僅為4.8分和4.7個籃板。

火箭總經理莫雷這條傻狗就是奔著撿漏去的,希望羅賓遜能在新的環境中煥發新生,打出身價。

莫雷這點小心思屬於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彷彿全聯盟就他一個聰明人,其他總經理都是傻子,堅信羅賓遜在國王打不出來是環境問題。

奈何事實卻並非如此,羅賓遜的職業生涯始終未能達到外界預期,最終成為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水貨,巔峰賽季的資料也不過5.7分和5.6籃板,短短五年後便被聯盟淘汰。

只能說莫雷有點眼光,但不多,光靠撿漏這輩子都難以打造出一套冠軍陣容。

另一筆引人注目的交易涉及灰熊、猛龍和活塞三支球隊。

在這筆三方交易中,灰熊小前鋒魯迪·蓋伊被送往多倫多猛龍。

猛龍管理層寄望於這位經驗豐富的鋒線得分手能帶領球隊更上一層樓。

然而,如今的猛龍“垃圾兄弟”還未兌現天賦,主力中鋒瓦蘭丘納斯也剛剛經歷自己的新秀賽季。

魯迪·蓋伊的加盟並未能給猛龍帶來實質性的改變。

羅傑清晰地記得,這筆交易之後,猛龍的表現並未有所提升,甚至出現了下滑。

他們在常規賽中僅取得了34勝48負的戰績,遺憾地無緣季後賽,這也成為了猛龍管理層的一次沉痛教訓,最終不得不在下個賽季以甩賣的方式將蓋伊交易到了國王。

與此同時,快船在交易截止日前並未進行任何交易。

管理層堅信,球隊目前的陣容已經足夠強大,足以應對接下來的挑戰。

作為衛冕冠軍,快船已經連續兩年捧起總冠軍獎盃,球隊的目標非常明確——衝擊三連冠。

想實現這一目標,快船隻需要保持內部團結與穩定。

只要格里芬不腦袋犯抽,快船完全有能力向三連冠發起衝擊。

隨著交易截止日的結束,各支球隊開始為季後賽做最後的準備。

在這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賽季中,每一支球隊都在為了自己的目標而努力,無論是透過交易尋求改變,還是保持現狀穩步前進,各隊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邁步前行。

快船在全明星之後迎來了新的挑戰,戰績穩定並非易事,尤其是在身後有俄克拉荷馬城雷霆這樣的勁敵緊追不捨的情況下。

雷霆的年輕與活力讓他們成為了本賽季最大的黑馬,隨時準備反超快船,一躍成為西部領頭羊。

這樣的威脅,讓一心只想著作妖的格里芬也不得不收斂起他的鋒鋩。

為了那枚夢寐以求的第三枚總冠軍戒指,格里芬開始更多地與羅傑配合,重新回到了他“二當家”的角色。

格里芬的轉變不僅僅體現在球場上的配合,更在於心態上的調整。

他學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