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三個在幹嗎?”劉寬問。

“她們在打掃中院其他房間。”

“我看中院不是清掃過嗎?”劉寬不解。

夏荷道,“還有些地方的灰塵沒擦抹乾淨,我們幾個一時無事,便準備重新擦一遍。”

劉寬點點頭,覺得夏荷幾人品性還行,並沒有因為侍女的身份,而不願幹粗使丫鬟的活兒。

“你去將她們都叫過來吧。”

“是。”

因為另外三人就在中院,很快便被夏荷帶到主屋書房前。

劉寬先問秋月,“夏荷說你識文斷句?”

明代尚未有正式的句讀(通逗),很多文章是沒有標點符號的,因此需要讀者自己斷句,進而判斷文意。

所以,在古代能識字和能識文斷句是兩種意義。

何況此時是明初,大明建立不過十數年,東北、西南都尚未收取。

雖然朱元璋洪武二年便開始推行官學教育,但女子中識字的仍是寥寥,至於能識文斷句的就更少了。

且基本都是家學淵源。

秋月點頭,“尋常文章,奴婢都能斷句。”

她聲音婉轉輕柔,語氣卻很堅定,明顯對此頗有信心,甚至是隱藏了些許傲氣。

然而劉寬卻又問道:“你寫字速度如何?”

秋月略微訝然,但很快答道,“尚可。”

她不知劉寬需要多快的寫字速度,只能如此回答。

在她心目中,讀書寫字出自家學,比她在官衙中學到的伺候人的本領更為重要,總是不自覺的彰顯,又小心地維護。

劉寬點點頭,又看向春蘭,問:“夏荷說你善畫?”

“回稟公子,奴婢只會畫些普通的花鳥蟲魚。”相較於秋月,春蘭這番話就不那麼有底氣了。

一則,她自覺畫技粗陋。

二則,她實在不知劉寬要她畫什麼,擔心誤事。

“可會工筆畫?”劉寬又問。

春蘭道:“略通一二。”

哪怕詢問過,劉寬也不知兩人行不行,便抱著一試的心態道:“你們倆到書房來,幫我做些事。”

春蘭、秋月對視了眼,便隨劉寬進了書房。

冬梅好奇地看著,似乎也想跟進去,卻被夏荷拉走了。

到了院中,冬梅忍不住問:“蓮香姐姐,公子要讓她們做何事呀?”

“我怎知道?還有,公子已經為我們改名,你以後別再叫錯了。”

“哦。”冬梅點頭,還是忍不住偷看了書房那邊一眼,可惜什麼也沒看到。

夏荷道:“你我繼續擦灰塵吧,爭取天黑前把事情做完。”

“好吧。”冬梅有點無奈地答道。

她其實想趁機偷偷懶的,可惜不敢。

···春蘭、秋月進到書房,都第一時間被書桌上的膝上型電腦吸引了目光。

實在是這奇物擺在書房中太突兀了——它明顯不屬於這裡,不屬於大明,甚至不像凡間所能有。

劉寬自顧地在交椅上坐下,然後對兩人招手,“到我身旁來。”

春蘭、秋月一時都有點緊張,下意識擔心劉寬要對她們做些無禮之事,卻又有那麼點期盼——若真成了主人家的侍妾,她們脫除奴籍的機會便會大幾分。

當然,也有被主人家吃幹抹淨什麼也沒得到的。

不過當兩人來到劉寬身側,注意力便又被那“奇物”吸引去了。

因為那奇物在發光,上面似乎還有文字、圖畫!不待兩人細看,便聽劉寬道:“這是我從家鄉帶過來的一種機器,名叫電腦,上面有些重要資料,得抄寫下來。”

“我不太擅長毛筆字,也不會用毛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