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寧與友邦,敘功封爵!【求追訂】 (第1/3頁)
帶著大明橫推諸天下載 靈靈吼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劉寬道:“這場英夷入侵中國的廣州之戰,表面上看是那位廣州將軍畏戰,企圖在求和之後向滿清皇帝隱瞞戰敗的事實,甚至說敗為勝,以逃脫罪責。”
“英夷簽訂廣州和約的草約後,那位廣州將軍也正是這麼做的,為此賠付了英夷六百萬銀元,約等於五百萬兩白銀。”
“可這件事情的本質,卻是因為清廷統治者從未將英夷當做真正的敵人。”
“在清廷眼中,英夷本土遠在萬里之外的西洋,來東方是為了求財,不可能侵佔中國多少領土,更不可能推翻清廷的統治。”
“清廷最提防的始終是漢人——如果他們為了錢財和麵子,或是些許領土,跟英夷打得傷筋動骨,便很有可能讓漢人勢力趁機崛起,繼而推翻他們的統治。”
“所以他們寧願賠款,丟些面子、領土,乃至與西洋列強簽訂種種不平等條約,也不願傷筋動骨地跟西洋列強打。”
“縱觀第一次鴉片戰爭,滿清皇帝及朝廷前後的反應,也很好的說明了這點。”
“英夷雖然在簽訂廣州和約的前後兩次沿海北上,攻打過廈門、定海、鎮江等地,還曾將艦船開到南京城外、海津威脅清廷,卻始終沒真正佔據任何一座城池。”
“並且他們最初只投入了七千多人的兵力,後面陸續增兵,兵力最多時也不過兩萬多人。”
“清廷雖然前後調動了十萬兵馬在各處與之作戰,但清廷真正能打的主力兵馬始終不曾動用過,全靠地方守禦官兵、義勇抵抗英夷。”
“這哪裡像是想跟英夷大打的樣子?或許清廷當時還有別的顧忌、困難,但提防漢人始終是核心原因。”
“而清廷統治者的這種思想,到後來甚至衍變出一句在後世臭名昭著的話。”
說到這裡,劉寬有意識地頓了頓,朱標聽得正入神呢,忙問:“什麼話?”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朱標稍微思考,就明白了清廷統治者這種想法緣由,不禁一拍桌子,憤怒道:“這滿清果然與蒙元一般,將漢人都當做奴隸看待,當真可恨!”
劉寬聽了搖頭評價,“在後世看來,滿清甚至不如蒙元——蒙元國祚雖不足百年,將國家治理得稀爛,但佔據中國正統時至少對周邊國家一直保持著強大的武力威懾,很有牌面。”
“滿清最後卻是被西洋列國挨個蹂躪、一起毆打,簽訂各種不平等條約,喪權辱國,將中國當了數千年全球頂尖大國的面子丟了個乾淨。”
“這就好比有一個大家庭,蒙、滿都是小弟弟而非長兄。長兄虛弱,蒙元當上家長,雖對兄弟姐妹們相當殘暴,壓榨也厲害,卻能保證家的安全,不僅將強盜擋在外面,甚至還能在外面搶些好處。”
“輪到滿清當家長時,卻連家門都守不住,讓強盜闖了進來,搶奪家裡的財寶、欺壓兄弟姐妹。”
“因為貪生怕死,擔心家長地位被威脅,滿清不僅不敢拼死抵抗,甚至拿出財寶、出賣兄弟姐妹來取悅強盜。”
“如果殿下是這大家庭的成員,是不是覺得滿清要比蒙元可恨?”
朱標點頭,“確實可恨——按妹婿這個例子,這大家庭還是由長兄當家長最好,既能保衛家園,也不會下面的弟弟妹妹太殘暴,甚至能善待,如此這個大家庭才能欣欣向榮。”
劉寬一笑,“殿下的政治領悟力果然很好。”
朱標謙遜道,“妹婿都講得如此淺白易懂了,我若還不明白,豈不顯得愚蠢?”
說完,朱標想起,他最初其實是想問,後世中國與西夷科技差距最大時有多大。
之後是怎麼一百多年就在科技方面追上西夷的,乃至後世修建第一條鐵路時又經歷了怎樣的困難,最終又是如何修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