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素甚至稱得上風格粗獷的官廳內,謝德祐坐在一張交椅上,掃視其他人。

參與這次會議的除了衛所將官,還有一位宮中派出的監軍太監,一位都察院派駐的監察御史,再就是戶部商貿司的一位官員。

如今監軍太監只在各都司治所派駐,且太監只有秘奏之權,而無權干涉軍中任何事務,若有違者嚴懲。

當然,都司須得保護監軍太監安全,若是監軍太監死於軍中,上面肯定是會派人嚴查的。

朱元璋派到北美都司的監軍太監名叫周知,年紀不算大,只有二十幾歲的樣子,又帶了兩個十七八歲的小宦官服侍他和跑腿。

督察院派出的監察御史名叫於庸,三十出頭,洪武十六年二甲進士。

監軍御史在海外都司同樣無權干涉軍務,只能看和聽,且任期相對較短——待明年船隊從大明再來此處,帶來新的監察御史,於庸便可回朝。

至於戶部商貿司官吏,自然是負責跟都司及下面各衛所做生意的。

謝德祐知道,除了這三方衛所軍體系之外的人員,暗中還有兩方人員,即光明衛、錦衣衛——這兩衛雖然也帶個衛字,卻屬於天子親軍,而非地方衛所軍。

這般情況下,他若認為美洲離中樞萬里之遙,可以胡作非為當土皇帝,那就大錯特錯了,更別說他還有親族、朋友在大明本土。

將腦海中某些奇怪且雜亂的念頭驅除後,謝德祐朗聲道:“咱們今天說是開都司會議,可實際議的是東勝衛之事。”

“東勝衛作為都司治所,之前又是探索艦隊建立的前進基地,而今遷徙來千餘軍民,將是都司之後數年建設的重中之重。”

“咱們先將東勝衛建設好了,才有能力去支援鹹州衛、金山衛的建設。”

明軍雖不是後世我軍,但也會開會議事,一般是由主將提出問題,然後下屬們提出各種建議,最終由主將作出決定。

當然,某些事主將若有確定的主意,也可直接下命令,只要不是很多下屬將官士卒反對,便可以落實下去。

謝德祐在一頓之後接著道:“眼下已是初冬,雖然東勝衛這邊說是冬天沒那麼冷,但咱們還是得以保證衛所軍民安然過冬為第一要務。”

“要過冬,無非就是保證三樣,衣食住!衣服方面,咱們從大明帶來了足夠的棉襖、棉被,無需擔心。”

“所以,過冬需要解決的問題主要就是糧食和住房。糧食方面,我們雖然有從大明帶來的口糧,卻不算多。”

“若是接下來東勝衛一千多人坐吃山空肯定是不行的,必須派出足夠的人手打獵、捕魚,囤積足夠過冬的肉食。”

“住房問題是最嚴峻的——東勝衛此番來了八百正軍,加上都司及衛所將官,便是八百多戶。”

“當然了,八百正軍基本都是光棍漢,沒有家口,可以一起住營房。可要建立可以容納八百將士過冬的營房,也不是簡單之事。”

“在打魚、狩獵、建房之餘,我們還需注意囤積柴火。若做好這些事後還有多餘的人手,咱們便可考慮早些開墾田地···”

在朱元璋開出至少原地升一級的待遇後,願意來北美的衛所將官其實不少。謝德祐能被選為北美都司都指揮使,還是頗有能力的。

他先是提出了一些急務,在聽取了一些將官的建議後做出了安排,然後才討論其他事情。

“接下來,咱們再說說東勝衛的長遠建設規劃——東勝衛目前雖只有八百名正軍,但明年朝廷還會給補充一批,屆時東勝衛正軍將達到一千五百人以上。”

“此外,朝廷還允許咱們吸收符合條件的歸化土人為軍戶,直至補齊衛所正軍缺額。”

“這麼多人肯定不能都窩在原前進基地這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