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說說你的感悟。”
朱元璋點了朱棣的名。
朱棣道:“從影片中看,這後世呂宋因產量不足供給國人口糧所造成的窘境,總結起來就是天災加人禍。”
“颱風過境,非人力所能改——三妹夫,後世科技不足以消滅颱風吧?”
說一半,朱棣竟詢問起劉寬來了。主要是他對後世科技還不夠了解,不知後世科技能力極限。
劉寬搖頭,“後世科技雖發達,卻還奈何不了颱風這等天災。”
朱棣點頭,“所以這後世呂宋口糧不足癥結,說到底是人禍所致。”
“那呂宋政府無力解決西夷宗教不準節育的影響不說,其達官顯貴更是帶頭兼併土地,為謀財富不種糧食而種甘蔗、橡膠、菸葉等經濟作物。”
“若非如此,縱有天災,以呂宋土地之肥沃,水稻又一年三熟,再有後世農業相關科技加持,何至於養不活一億餘人口?”
“後世中國河南都能養一億人口,那後世呂宋國土面積要比河南大得多吧?”
老朱聽完點頭,評價道:“你能看到這一層算是不錯,日後建藩便得多注意內政,別隻顧打仗。”
朱棣當即道:“兒臣謹記父皇教誨。”
隨後,朱元璋又聽了朱橚、朱楨、朱榑、朱檀六人的感悟,並點評了一番,這才讓劉寬播放下一個影片。
影片依舊是在封面顯露了其名字,或者說主題。
“1.7億人,全國都是洪泛區!孟加拉國深陷天災人禍!”——【地球知識局】
看到這個標題,朱棣頓時注意力更集中了,且微微皺眉。
他記性雖不如朱元璋那麼好,可對地圖卻頗為敏銳,故而記下了不少全球地圖的內容。
按他與道衍和尚的籌謀,將來去印度就藩,最好的選擇便是在孟加拉一帶登陸,然後從那裡往西打。
一則去那裡的海路更近,二則那裡從地圖上看是數條河流交匯所形成的沖積平原,多半是個類似於直隸江南的產糧之地。
若能一開始就拿下個大糧倉,他的燕國發展起來定要快很多。
可從這影片標題看,那孟加拉在後世竟仍是洪泛區——若以後世之科技、工業水平都治不了那裡的洪澇災害,他想治理豈不是也很難?若這孟加拉並非建藩起始之良地,他又該換到哪裡?
這些問題浮現於腦海,卻很快被朱棣驅除,因為影片開始了。
此番卻是個女子在講解。
“1.7億人口是個什麼概念?2個四川省、50個蒙古國,或地球上這些地方人口的總和···”
影片中出現一副全球地圖,上面非洲的原始森林、沙漠區域,亞歐大陸極北荒原,以及整個澳大利亞都被塗成紅色。
老朱等人看明白了——後世這些紅色代表的地方人口加起來才1.7億,而在孟加拉也有1.7億人口。
可孟加拉國土面積不過14萬多平方公里,尚且不及後世中國很多省份,比如說河南省、四川省等。
如此情況下,可想這後世孟加拉人口該有多麼稠密!
“孟加拉是亞洲最窮國家之一,人均gdp不到中國四分之一,在全球自然災害風險指數里卻排名第五!”
“不算人口極少的國家,實際是自然災害第二大受災國···”
影片中出現一副“各國自然災害風險指數”排行榜,其中排在第五位的孟加拉被標紅。
上面四個國家中菲律賓也被標紅。
雖然剩餘三個國家老朱都是第一次聽說,卻也聽明白,這三個都是小國。
由此,他對菲律賓、孟加拉的天災之利害認識更深一層。
朱棣臉上的憂色也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