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的企鵝號,找到使用者時,他說自己的賬號在不久前被人盜了。到現在還沒有找回來。

兇手的反偵察能力格外突出,三十六計兵法被他熟練使用。

讓李慈費解,不知道兇手到底套娃多少次!

不得不放棄對網路賬號的追蹤。

並把所有目光轉移到胡楊和陳木的聊天中。

“聊天記錄裡提到的那件事,絕對是他們被殘忍殺害的原因,兇手按照幾人對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由重到輕進行著審判復仇。”

另外,調查其餘幾人情況的偵察員,也在走訪其父母后和親戚朋友後傳回訊息。

陳木父母說“我們兒子陳木,從小就比較膽小怕事,要是做了什麼壞事,肯定是瞞不住我們的眼睛。

從小我們就不讓他和成績不好的孩子玩。就是希望他能做一個出人頭地的人。

要是有欺負人,霸凌同學的事情,老師早就跟我們說了。

再說了。陳木從小的夢想就是想做一個人民衛士,他怎麼可能會去做壞事。

以前那都是小孩子,哪有那麼多壞心眼……”

劉森父母說“我家孩子從小是有點調皮搗蛋,喜歡和同學朋友之類的做一些善意的小玩笑。

我們感覺是無傷大雅,既能激發孩子童心,又能促進友誼,所以一直沒有阻止。

我們雖然經常被他班主任喊去學校聊天,但都是一些小事情,在同學的文具盒裡放個蟲子,拽女孩子頭髮之類的

以前小孩子好動,總不能束縛他的天性吧!

我們從小把他養大,這麼多年,也沒發現他和別人打架的事情……”

最後是王林父母透露,他們說“我家王林從小就是個熱愛學習的孩子,很有愛心,喜歡餵食一些流浪的貓貓狗狗。

他性格比較慢,做事情慢吞吞的。有時間我們都懷疑,他到底是隨誰,一點都不像我們那火急火燎的性格。

老師說他,很有熱心腸,有同學打架都會幫忙勸架,直到雙方和好。

我們從小到大,也沒有看見他和別人鬧矛盾。

至於工作上的事情,可能他媳婦會知道的比較多吧……”

偵察走訪其他人。他們透露出的資訊,基本和幾人各自的父母所說差不多。

幾個人從小都不和別人打架,熱愛學習,有愛心,偶爾會小孩子情緒。

包括現在的妻子,也不知道,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些調查回來的資訊,讓李慈對審判之言出現一絲懷疑,但隨即他根據上一次的“拔舌斷指案”判斷。

“這幾個人從小就會偽裝,這些偽裝就很有可能幫助他們逃脫掉當年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