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耳恭聽!”姜青玉特意給秋姨倒了一杯茶,讓她坐下慢慢說,正好自己也想聽聽她對此事的見解和看法。

秋姨從未拿姜青玉當過外人,事實上她是把姜青玉當成女兒一般愛護和疼惜的,對她更是掏心掏肺地真心。

所以,她也沒有任何保留地說道:“這件事情原本是因兩家王府的私怨而起,且不說到底是不是萬側妃在背後設計了明王世子,如今到了這一步,不是也要是了。”

秋姨又接著對姜青玉講說,若僅僅只是私怨,姜青蓮一個無知婦人之言,明王府那邊怎麼可能在沒有確鑿證據之前就將此事鬧大,甚至明王和明王妃急匆匆地就去太后那裡告了狀。

自從上次明王世子在天龍寺被當眾發現做了醜事,太后和皇帝對明王府都十分生氣失望,不但明王府的名聲一落千丈,就連明王的處境想必也變得艱難起來。

如今有這樣一個能翻身的機會,明王府肯定不會錯過,更何況明王妃和萬側妃之間的私人恩怨已經人盡皆知,天龍寺的事情就算不是萬側妃做的,也可能會讓人把此事給做實了。

“兩家王府實力懸殊,若真要對上,恐怕到時候吃虧的會是咱們寒王府,但明王的胃口大概不會這麼小。”秋姨把話說到了這裡,這也是她自己的一些猜測,究竟事實如何,她一個小人物也揣摩不透那些大人物的想法。

姜青玉沒想到秋姨看事情會如此透徹,而且她貌似對明王還有幾分瞭解,於是好奇地問道:“秋姨,你當初和我娘在宮裡的時候,是不是對先帝的幾個兒子都有所瞭解?”

秋姨沒想到姜青玉會這樣問,她愣了一下,隨即搖頭說道:“我和你娘都只是小宮女,娘娘們倒是有機會見過,皇子們不曾有機會見!”

姜青玉見秋姨眼神有些閃躲,心知她可能並未說實話,她娘白氏和秋姨對於當年她們在宮裡的事情一直諱莫如深,這些年很少在別人面前提起。

不過,秋姨不願說,她也不會再問,而是接著秋姨的話說道:“今天皇后娘娘把姜青蓮給帶進了宮,太后的人也跟著,這說明事情已經變了,已經不是兩家王府的事情了,或許是萬側妃又找孃家人幫忙解決此事去了吧。”

姜青玉這些也同樣是猜測,不過她上一世畢竟在京城生活了十年,對於朝廷的各派爭鬥和局勢也是能看懂幾分的,雖然現在看起來還不是很明朗,但榮毅侯府無疑是站在皇后這一邊的。

所以她對自己的猜測有八九分把握,明王不僅想靠著這次的機會翻身洗掉兒子身上的醜聞,還想借此機會斷掉皇后的臂膀,畢竟明王和右丞相之女賢妃所生的二皇子走得近,而皇后的兒子是大皇子和三皇子,這背後可關乎著未來的儲君是誰。

如今已經不是兩家王府私人恩怨這麼簡單了,而是有人想借著這個機會故意生事,為了打擊或者除掉所謂的對手,這些人可是什麼事情都能做得出來的。

姜青玉無法得知萬側妃是不是早就預料到這一點,所以做起事情來才會有恃無恐,也許她早就料到就算自己做的事情被人發現,她也有本事保住自己。

事情因為姜青蓮的介入,似乎每個人都找到了能讓自己翻身的最佳機會,而矛頭也會慢慢發生偏移,最後變成更為慘烈的儲君之爭。

秋姨有句話沒說錯,這件事情鬧得越大,寒王府和自己可能會越安全,甚至她什麼事情都不用做,都會有人幫她從這件事情中脫身。

但任何事情都是有其雙面性的,兩方力量的博弈最後一定會有傷亡,而寒王府無疑會首當其衝被當做靶子。

目前對於將要愈演愈烈的局面沒有任何力量的她只能做個弱小的參與者,事情是不是她告訴姜青蓮的那些大人物們根本不在意,他們會藉著這股風去達成各自想要的目的。

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