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非去不可 (第2/4頁)
和嫡姐換親後我成了王府主母姜青玉 傾情一諾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日暮時分,姜青玉擔憂地看看天色,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李慕已經習慣了一日三餐有她親自來準備,而她也漸漸習慣了在王府只為他一個人洗手作羹湯。
可是今日他出門一天了,雖然說了中午不必為他準備飯食,但已經過了晚飯時刻,還不見他歸來的身影。
“世子妃,您這是擔心世子爺了?”秋姨見姜青玉的目光總是有意無意地望向門口,便猜出了她的心思。
“他一個大人出門,我擔心他做什麼!”姜青玉還嘴硬地不承認,但目光又一次瞥向了門口。
秋姨站在一旁會心一笑,雖然世子爺的身體本來不好,但經過姜青玉這段時間的調養,已經有了好轉的跡象。
而且,自打老王妃和寒王、寒王妃得知姜青玉會些道家醫術能令世子李慕身體變好之後,似是在背後有意敲打了府裡的下人和內宅的各家掌櫃,這段時間姜青玉掌家方面並沒有人再敢使什麼亂子。
就連萬側妃也因為二少爺李戡的事情不常出自己的院子,很是安靜低調。
她們在王府的生活,似乎在朝著一個逐漸變好又穩定和諧的方向發展,看起來還不錯。
“辛酉剛才讓人送來了信兒,說是最近有一群從西南過來的流民,他選了幾個甘願做死契家奴的人,又僱了幾個做長工,想問世子妃您對莊子還有那些地的打算,眼看這沒多久就要入秋了。”秋姨對姜青玉講道。
姜青玉還真沒想好要在莊子上做什麼,一百多畝地呢,應該種些什麼比較合適呢?
她是要認真地想一想,突然,腦海中靈光一閃,她快速地抓住,不禁想到上一世兩年後西南之地會有一次大震發生。
當時震後有不少當地人都得了傷寒瘧疾,雖然朝廷專門派了太醫去,也找到了有效治療的方法,但因缺乏一種藥草而死了不少人。
她還記得那藥草的名字,大隋朝人稱呼它為柴草,其實就是柴胡,當時朝廷花高價收野生柴草,但因是冬季,並沒有多少可藥用的柴草能用。
“秋姨,你給辛管事傳話,讓他在莊子外面都撒上柴草種子,暫時就先種著這藥草吧!”雖然離西南大震還有兩年的時間,但她現在能做的就是先做好一定的預防和準備,其他的以後再說。
秋姨一愣,不確定地問道:“世子妃,你要把那一百畝地都種成草嗎?”
“秋姨,那不是草,是藥草,能治病救人的,以前我在道觀不是也種過,就讓辛管家種吧,一百畝全種上,留下幾畝地種些糧食蔬菜瓜果,夠莊子上的人吃用就行。”姜青玉說道。
“世子妃,就算你想種藥草,也不必一下子種一百畝地的,在咱大隋朝還沒有人這樣大片地種植藥草,再說種多了也沒用,那山野田邊到處可見野生的藥草,需要時尋來就是,就是藥農人家也是把地拿來種糧食的,尋藥只進山裡。”秋姨苦口婆心地勸道,希望能改變姜青玉的決定。
她知道姜青玉是聰明的,也是有自己主意的,可畢竟年齡閱歷在那兒擺著,姜青玉在她眼中始終還是個十幾歲的孩子,很多事情未必能想得周到全面,自己總要提醒一番才是。
姜青玉知道秋姨是出於好意,但她也沒有多做解釋,因為現在解釋也說不通,權當她一時任性胡為吧。
“秋姨,沒關係的,別人沒有種的,我種,以前我師父常說,百病生於氣,百草生於氣,看似氣不同,實則氣消氣,所以百草能消百病,要多種植藥草才行。”姜青玉笑著對秋姨解釋道。
秋姨無奈一嘆,她發現自己是越來越說不過姜青玉了,她是主子,地是她買的,這種什麼自然還是她說的算。
“那你為何只種這柴草呢?”秋姨又心生不解。
“因為我喜歡呀!”姜青玉說笑著回答秋姨,又往門口看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