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烏嬋剛滿八歲,親生父母重男輕女,準備把女兒賣到青樓換錢供兒子讀書,幸好被路過的烏氏夫婦遇到,出錢把她買了下來,並收作女兒,改其名為烏嬋。
小烏嬋非常聰明,又很懂事,對養父母和烏寧都非常尊敬,一家四口父慈子孝,在苦心島上生活的其樂融融。
後來,烏嬋長到十八歲,始終對親生父母懷恨在心,烏氏夫婦愛惜女兒,就親自帶著她回到中原去看望其親生父母,希望開啟女兒的心結,不料途中遇到了一個打家劫舍的大賊,將烏氏夫婦殺害,並劫持了烏嬋。
大賊欲對烏嬋行不軌之事,恰好被血獄天魔撞到便隨手救下了她,因此二人結下了緣分。
不久之後血獄天魔被李相夷打成重傷,烏嬋就把他帶回了苦心島。也是從那以後,烏嬋漸漸地變了。
後來,血獄天魔為哄烏嬋高興,帶著她一起回到中原把她的生身父母全家都殺了。大仇得報的烏嬋終於在血獄天魔身上感受到全心全意的愛,一種只在乎她的感受的極致的愛意,所以她沉淪了。
烏寧得知此事時,又驚又怒,堅決反對烏嬋再與天魔來往。可惜為時已晚,兩人已經在一起了,烏寧不接受也沒辦法。
從那以後,兄妹倆的關係就越來越疏遠了。
皇宮大內,御書房裡。皇帝正捏著眉心一籌莫展。
雖然京州叛亂平定的已經足夠快,但是流言蜚語卻是無法遏止。
原本國泰民安的大熙王朝,現在已是烏煙瘴氣,各路流言四起,百姓質疑君主,君主忌憚群臣,群臣又各懷心事。
利國利民的事情誰都無心去管。上至君臣,下至各行各業的百姓,大家都在為自己的利益而盤算。
身為大熙皇帝,面對此等局面,已經愁的日夜難安,只半月時間就生生瘦了十幾斤。他端起翡翠碗喝了一口尚有餘溫的燕窩粥,突然反問自己道:“作為皇帝就該吃這麼好的東西嗎?誰都想做皇帝,想的是吃喝、權利、富貴、謀略,還是別的?”
問罷,皇帝自嘲一嘆,繞在皇位之上的光環實在太多,連他自己也不敢說絲毫不貪戀這些所謂的俗物。
皇帝翻了翻手邊的奏摺,一共十八本。
有的建議扼殺流言蜚語要快狠準,殺一儆百,寧可錯殺,不可放過。
有的建議要懷柔,展現帝王胸懷,不要斬殺皇室遺孤。
有的只是向皇帝問安,想借機靠諂媚討好來博得皇帝的青睞。
有的模稜兩可,含糊其辭,主打一個做老好人。
眾多奏摺中,只有方尚書別具一格,他在奏摺裡對皇帝既沒有安慰,也沒有指責,只有一句“大丈夫行於世間,應當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即使對面是毒蟲充斥著荊棘迷霧,也要時刻謹記天子之職。臣願誓死追隨陛下,為社稷安康肝腦塗地。”
皇帝看完這短短的幾行字,整顆心一下子靜默了。
什麼是赤子之心,這便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