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笛飛聲的突然加入,李蓮花臨時決定不住客棧了,而是帶著二人回了蓮花樓。

蓮花樓停在玉壺山邊的野地裡,這裡距離壺口鎮不到二十里。

壺口鎮民風開放,百姓個個能歌善舞,明日就是鎮上一年一度的雅韻歌會。

李蓮花和方多病就是奔著雅韻歌會來的。

笛飛聲聽聞他二人要去看人唱歌跳舞,嘴角忍不住抽了抽,緩緩吐出四個字:“附庸風雅。”

方多病立時瞪起大眼睛,揶揄道:“你清高,你明天別跟我去!”

李蓮花端著一盆洗乾淨的水果,走過來直接往桌子上一放,一手拿起一個桃子往二人手裡一塞,微笑道:“老笛啊,我們去壺口鎮那不叫看歌舞,而是採風。”

笛飛聲挑眉道:“採風?這和看歌舞有什麼區別嗎?”

李蓮花道:“當然有啊。採風採風,觀風俗,知世道,才能及時糾正時弊,安邦定國呀。”

方多病佩服道:“李蓮花,原來你的目的是這個,本少爺還當你真是想去看歌舞呢。”說到後面已經有些不好意思了。

李蓮花拿起桃子剛想咬一口,聞言笑著道:“看歌舞就是採風啊。天下雖大,懸案雖多,可我們只有三個人,根本查不過來。何況我們現在也沒有查案的資格,所以,與其到處追著案子跑,不如隨便走走,若能做一些移風易俗的好事情,也不錯哦!”

方多病恍然道:“我明白了。”

笛飛聲嚼著桃子,眼神都認真了幾分,他不熱衷助人為樂,只是喜歡待在蓮花樓,喜歡和李蓮花方多病一起遊歷,這能讓他看到不一樣的世間,一個讓他感覺到溫暖的人世間。

雅韻歌會的舞臺設在壺口鎮最大的的曬穀場上,歌會由鎮上德高望重的羅舉人主持,裁判是每年拔得頭籌的歌舞之王,共三位。

另外還請來了縣令張大人坐鎮觀禮。此屆雅韻歌會是歷年來最有面子的一次。欣賞歌舞的人更是從十里八鄉趕來。

李蓮花三人趕到時,會場的座位已經快坐滿了,前排正好空了三個並排的位置,笛飛聲抬腳就直奔三個空位而去。

李蓮花一把拽住他,道:“那不是給我們的。”

笛飛聲掃了一眼整個座位區,只剩前排那三個空座了,於是問:“那我們坐哪兒啊?”

李蓮花清咳一聲,指了指曬穀場邊緣的一棵大樹。

笛飛聲嫌棄的冷笑道:“你讓本尊上樹?”

方多病適時開口,笑道:“上樹就上樹吧。有本少爺這個天機堂少主陪你,不算掉份兒。”

李蓮花解釋道:“那個,是這樣啊。站的高看的遠,站的遠樂得清閒。咱們還是低調一點好。”

於是三人各自在大樹上選了一個坐著舒服的位置,等待歌會開始。

沒一會兒,前排的三個空位也坐上了人。雖然穿著打扮都是普通人的樣子,但舉手投足卻是十足的官架子。

李蓮花等得有些無聊,擰開酒葫蘆的蓋兒,喝了一口酒,凝眉看著場中熙熙攘攘的人群。

笛飛聲離他比較近,便問道:“李蓮花,明明是你要來看歌舞的,怎麼反倒不開心了呢?”

李蓮花淡淡道:“我一時半會跟你說不明白。且看吧。”

方多病聞言,輕巧地騰挪到李蓮花身側,笑嘻嘻道:“李蓮花,你跟我說,本少爺一定能明白。”

李蓮花擰緊葫蘆蓋,正色道:“我在想,今天這場歌會都會唱什麼歌?”

笛飛聲插嘴道:“唱歌就是唱歌,好聽就行了唄。有什麼可愁的?”

方多病卻若有所思,恍悟道:“禮樂通心脈,自古賢王開創基業之初,都要制禮作樂,非為自己歌功頌德,而是以禮樂感化人心,移風易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