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要微服出訪,方尚書實在不放心,便說服皇帝將方多病也帶上。

於是,消失已久的蓮花樓醫館又大搖大擺地走上了街頭。

李蓮花開門營業不到半個時辰,就有一位年輕的壯小夥找上門來。

小夥子站在門外,敲了敲敞開的門扇,問道:“請問大夫在家嗎?”

李蓮花正在給菜苗澆水,聞言放下水瓢,轉身就迎了出來,溫和道:“我就是大夫,小兄弟裡面請。”

小夥子微微躬身,笑著答道:“太好了,我是來給我自己看病的,最近左胳膊總是一陣一陣地疼,疼起來的時候連飯碗都拿不起來,過了疼勁兒就跟沒事一樣。這情況都快一個月了,大夫,您快給我瞧瞧。”

李蓮花一邊聽著小夥子敘述病情,一邊引他入座,並讓他把手放在脈枕上。

李蓮花把脈的過程比較長,小夥子一直在絮絮叨叨地講著自己的症狀,從吃飯睡覺講到下地幹活,又從天氣講到心情。

李蓮花都一一回應著,絲毫沒有不耐煩。斷明病症之後,首先給小夥子推拿了幾下,然後開了個方子,最後又細緻地囑咐了一番,才將人送走。

小夥子走後,皇帝才從二樓下來,李蓮花倒了兩杯清茶,二人於方桌旁相對而坐。

皇帝好奇道:“李先生,你剛剛賺了多少銀子?”

李蓮花微笑著抿了一口茶,答道:“診金一共兩個銅板。去掉草藥成本,利潤還不到一個銅板。”

皇帝問道:“一個銅板能買多少白麵?”

李蓮花道:“只能買一個饅頭而已。”

“哦……”皇帝面露難色卻欲言又止。因為他出門忘了帶錢。

本以為李蓮花有醫術傍身,應該賺錢不難,至少粗茶淡飯能管飽。卻萬萬沒想到,李蓮花忙活了半天居然還沒賺上一個銅板,照這樣下去,吃飯都是問題了。

李蓮花倒是氣定神閒,看出皇帝的心思也不戳破,只是微笑道:“這行醫與其他生意有所不同,不能只想著賺錢。總要有點良心在裡面,所謂醫者仁心,就是不能拿別人的痛苦為自己謀富貴。”

皇帝深表贊同,卻仍忍不住問道:“李先生,若賺不到足夠的錢,我們的三餐如何解決呀?”

李蓮花會意,微笑解下腰間的錢袋,道:“黃先生,這是在下出門前,方尚書贈送的生活費,足夠我們三人今晚吃飯了。”

皇帝歡喜地開啟錢袋,結果裡面只有十幾枚銅錢,不禁大失所望道:“這?方則仕就給你這麼點錢?他這個月的俸祿加上朕額外給的賞賜都快八百兩銀子了,他他這……這像話嗎?”

李蓮花忍笑正色道:“黃先生莫要誤會,並非方尚書吝嗇,而是在下一介布衣,憑本事吃飯,若平白受人錢財,恐養成不勞而獲的惡習。故而才拒絕了方尚書的厚贈,只收下夠維持一天生計的錢財。”

皇帝點頭嘆氣,道:“你說的很有道理,人生天地間,這就是志氣。安貧樂道說說容易,做起來不易啊。”

李蓮花附和道:“黃先生聖明。”

皇帝透過視窗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感嘆道:“朕現在有點能理解人們對功名利祿的爭奪了。根源便是這生老病死,人生無常,唉。”

李蓮花眼神微亮,笑著道:“黃先生果然慧光如炬。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您若願意,咱們還可以多走一些地方。”

皇帝略微沉吟後,拍著大腿道:“好。朕,我就隨李先生做幾日遊醫。”

閒言少敘,轉眼已是黃昏。大街小巷飄起了飯菜的香味,可李蓮花今日只賺了兩個銅板。

三人為了節省開支,只好把蓮花樓裡種的油菜拔了一些,由李蓮花親自下廚做了一道清炒小油菜,就著清粥吃了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