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管學習,一應家用阿孃來負責!”
顧傾城被婆子送了回來,整個人似乎都處於一種莫名的亢奮之中。
她拉著趙青雲的胳膊,喜滋滋的說道。
趙青雲:……他其實很想說,親孃哎,您啥都別幹,只靠爹留下來的那些銀錢,他們一家三口就能撐到我考中秀才。
趙青雲年紀小,卻因為有個不太靠譜的親孃,也家裡家外一把抓的親爹而變得格外早慧。
他會習慣性的為親孃收拾爛攤子。
也會在父親的潛移默化下,朝著“萬能”男人進化。
即,不但能努力學習,將來負責賺錢養家。
對於家裡的瑣事,母親有可能會惹出來的麻煩,他也都面面俱到的處理。
九歲的趙青雲,已經能夠根據一些細節,大概推測出父親能夠賺多少錢,而家裡有多少存銀。
除去這些年親孃“借給”老宅的一百多兩,他們家應該還有一百多兩銀子。
他的親爹趙國棟,真的很能幹。
不但會看病,還能炮製藥材。
趙青雲依稀記得,自己很小的時候,父親去山裡挖到了一棵人參。
父親那驚喜、得意的模樣,深深的印刻在趙青雲的腦海中。
只看父親的神情,趙青雲就知道,那棵人參一定很值錢。
估計也是有了這一次的收穫,才讓父親擁有再一次去山裡“碰運氣”的膽量。
家中有了一百多兩銀子的積蓄,父親為何還這麼拼?
原因趙青雲也知道——
其一,是為了趙青雲。他有天分,是個讀書的好苗子。
但村子裡的私塾先生只是個秀才,趙國棟擔心會耽誤趙青雲,便計劃去縣裡。
縣裡有書院,書院的院長是個致仕的大官兒,先生們也大多是舉人。
不管是師資,還是學生的質量,都遠遠高於趙家莊的私塾。
可是,想要去縣裡,不只是嘴上說說這麼簡單。
買房、買鋪子,都需要錢!
趙國棟曾經去縣裡打聽過,想要買個普通的小院,都要一百多兩銀子。
而他看重的一個前鋪後院的宅院,則要三百多兩。
趙國棟素來都是有籌謀的人,走一步看三步。
他決定把家搬去縣城,不會貿然用全部家底買個房子,然後一家人喝西北風。
他順便買個鋪子,就算自己開不了藥鋪,租出去也是一筆收益。
其二,是為了妻子顧氏。
顧氏柔弱,耳根子還軟,很容易被人哄騙。
趙家老宅又都是一群極品,他們的胃口都被顧氏養大了。
一開始來借錢,還只是十幾文、幾十文。
發展到後來,居然張口就敢借五兩銀子。
趙國棟不敢想象,若是再過幾年,老宅的那些人,是不是直接把他的家底兒都掏空了?
趙國棟喜歡顧氏,不忍心斥責他。
咳咳,當然他罵了,顧氏也未必長記性。
改變不了妻子,趙國棟就只能搬家。
遠離趙家莊,遠離老宅的那群吸血鬼,自家的日子或許還能更好些。
正巧縣裡有這麼好的一棟房子,處處都附和趙國棟的心意,就是差了二百多兩銀子。
趙國棟再能幹,他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弄到這麼多錢啊。
想到曾經在山裡得到的“驚喜”,趙國棟就——
回憶起這些,趙青雲眼底閃過一抹黯然。
父親的死,他也有責任啊。
不過,很快趙青雲就打點起了精神。
他知道,就算他懊悔、自責,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