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皇后居然一直沒有發現嗎?”

“晏皇后心思純良,一但嫁人就全心全意相夫教子,也是,誰會提防枕邊人?

若非晏大將軍機見,結親之前就提出,必須等親外甥出生並立為太子才肯全力相助奪取天下。

還提出皇上只有坐在大周皇宮金鑾殿裡的龍椅上,才能廣納嬪妃生兒育女,在此之前身邊只能有晏皇后一人。

到那時晏皇后根深蒂固,太子羽翼豐滿,皇上再有什麼心思也無可奈何。

否則,哼,估計皇上不是做手腳不讓晏皇后生下兒子,就是生一大堆庶子與太子爭權奪利。

晏大將軍實在氣不過,欲把盧寡婦母子抓來與皇上對質。

他慮事周全,也真心疼愛太子,不想讓他沾上惡名,從前到後都沒讓他參與。

李兄你不知道,皇上他太不地道了,晏大將軍找到了盧寡婦母子的藏身之處,居然是晏家所贈的一處別院!

這地方依山傍水風景極佳,又離鬧市不遠,還交通便利便於逃跑,實在是一處好地方。

是皇上對人說這地方與他相剋,他只要住進去就身體不適,稱帝之前就說服晏夫人賣掉。

沒想到買主就是盧寡婦的一個親戚,說賣實贈,並用來金屋藏嬌!

晏大將軍看到別院十分氣憤,卻也沒想著要盧寡婦母子的命,只想帶走他們與皇上對質。

目的是逼他當眾定下名份,盧寡婦母子只能是妾妃庶子,保證晏皇后和太子的地位不受影響。

誰知盧寡婦愚蠢張狂不知天高地厚,居然叫囂著說晏皇后和太子是欺名盜世,是皇上被晏家仗勢相逼才立下的!

還說她才是皇上親口封的皇后,柴嫡才是皇上親口封的太子,只等將來進京後就昭告天下,並行冊封大禮。

她還拿出皇上親筆書寫並加蓋龍璽的聖旨,證明自己所說字字屬實。

晏大將軍看後果然大怒,當即就要綁了母子倆帶走。

沒想到柴嫡年紀不大卻佔盡父母缺點,不僅和其母一樣愚蠢輕狂,還和皇上一樣不識好歹不知退讓。

他惡語羞辱晏皇后和太子不說,還威脅晏大將軍。

說皇上有一次酒後吐真言,發毒誓等坐穩大位之後要先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將晏家舉族盡誅雞犬不留,還要將晏大將軍及其長子晏鴻運挫骨揚灰。

第二件事就是將晏皇后和太子廢為庶人後毒死,還不得葬進皇陵。

第三件事就是將他們母子扶正,並詔告天下行冊封大禮。

還說晏大將軍對皇后和太子不敬,必須給他磕頭求饒,否則立即賜死,沒想到徹底激怒了晏大將軍。

為了永絕後患,他親自動手,當場將那對母子勒死。

又把別院裡所有心腹隨從和盧家親戚全部斬草除根,又放火和宅子一起燒成了灰,只揀了兩塊焦骨。

然後拿著婚書和聖旨去找皇上對質,皇上看到焦骨當即吐血昏迷。

醒來後日夜握著兩塊焦骨痛哭流涕,呼喊愛妻愛兒訴說思念之情。

又讓人打造玉匣裝骨,發誓將來要把他們葬進皇陵,根本不顧精心照料他的晏皇后和太子作何想。

本來大家還心生同情,覺得晏大將軍出手太狠,見狀反倒都替晏皇后和太子不值,對他也成了假意勸慰。

他自以為的深情如許,反倒讓他漸失人心,李兄你想想,一個失了人心的皇上,怎麼讓別人敢效忠他?

要不是顧忌著晏家兵強馬壯難逢對手,又考慮到太子年少有為值得擁戴,估計人心就全散了。

晏大將軍雖然餘恨難消,也想到強敵如雲內憂外患,晏家再強大也不敢做的太過激,以防被別人聯起手來鑽了空子。